文/約翰.麥斯威爾(全球領導力專家、《從內做起》作者)
偉大領袖的真考驗,就是能夠把一個組織導正,而且自己成為改變的媒介。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走到別人面前,鼓勵走對的人繼續往對的方向努力,但很少人能讓一群走錯方向的人作必要的改變。
只要你曾經帶領別人改變,就知道這是個挑戰。但我相信人不會天生抗拒改變,他們抗拒被改變。最近我看了一個兩格漫畫,第一格中的領袖說:「誰希望改變?」所有人都舉手。第二格,他再問:「誰想去變?」卻沒人舉手。這漫畫把人性的特徵說出來了。我們希望獲得正向改變的好處,卻不想要使自己改變的痛苦。
我年輕時在領導上犯的錯誤,包括把改變看作事件而非過程。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明白,每個人是否預備好去改變,程度各有不同。你不能只公佈有一項改變,叫大家完成了就繼續往前。這樣只會引起反彈。你必須給人時間,允許人消化這項改變。只要你願意幫助大家,許多人會願意改變。切記:身為領袖,一切都是為了這些人。你能走多遠不是重點,而是你能帶領別人跟你走多遠。這是領導的目的。
要多少人才能創造正向的改變?答案就是,一個真正願意帶領人參與改變、在過程中盡最大努力帶著所有人的人。
我在二十七歲時,面臨組織上大改變的需要,我需要發展一個計畫,把改變的過程與人溝通、讓他們在心理上和情緒上消化這個改變,才能把這個計畫變成行動。為此,我發展了稱之為「提早規劃」(PLAN AHEAD,9個字母9個步驟)的方法,我用這套步驟快五十年了,是行得通的!
1. 預先決定需要的改變
要找出我們組織需要什麼改變可能是困難的,因為我們對固有的問題會習以為常,就看不見問題了。身為領袖,你有責任檢視自己團隊所作的,找出需要改變之處。
2. 編排步驟
我發展了「提早規劃」(PLAN AHEAD)的步驟,回應我在俄亥俄州蘭開斯特的第二個教會的領導大挑戰。我們當時的場地不夠用,所以我看出需要改變。我們需要建造新建築,重新規劃舊建築。問題是一千五百位會眾深愛舊建築,不想有什麼改變。再者,我需要向同樣這批人募款建堂。如果我不謹慎地編排每一步驟,就會冒著與每個人疏離的危險,無法帶領他們到需要去的境界。
我花很多時間思考整個過程,謹慎地編排要能成功改變的藍圖。我決定我需要問問題,傾聽別人的回答,與人討論這個挑戰,賦予關鍵人物能力去尋找場地問題的答案。我讓這樣的過程進行了一年。雖然很緩慢,但是這個任務龐大,最終也如我所希望與期待的,其他領袖也得到同樣的結論,他們建議的改變行動也是我認為最好的。
3. 調整優先次序
此階段過程中,領袖的最大危機就是把關鍵的改變混淆為表面的改變。表面改變比較容易,但關鍵改變是從內而外,執行起來也總是比較困難。關鍵的改變會造成影響,也會讓你付出代價,像時間、力氣、資源、創造力,或是影響力。如果關鍵改變不會讓你付出代價,你需要問,這樣會有真正的改變嗎?當然,不改變也會讓你付出代價。
如果蘭開斯特的教會場地不夠,我選擇認輸,整個組織會繼續很安穩地沒有改變,然而這就開始邁向終結了。相反的,當核心領袖團隊聚集在一起,我們改變了優先次序,預備走入改變過程中的下一步驟。
4. 通知關鍵人物
好領袖不會把組織要改變的消息在同一時間告訴每一個人。領袖並不想讓溝通要「公平」,他們要讓溝通成為策略。身為領袖,在讓普羅大眾知道發生什麼事之前,需要與關鍵人物會面,與他們溝通。
5. 給人時間來接受
好領袖總是給人時間來接受改變,但當他們發現這種接受遲遲不來,他們會使一點額外的力氣幫助大家適應改變。在此情況中,有三件事可做:慢下來、清晰簡潔的溝通、給時間讓人消化新想法。
6. 進入行動
你不會知道每個人委身的程度,直到你要他們行動才知道。你如何知道別人參與的可能性呢?這就需要評估你個人的影響力了。
每個領袖的口袋裡都有某個數額的「零錢」,也就是可以用討價還價當籌碼的情感支持。每次領袖做了正面的事情,就增加他擁有的零錢。每次做了被認為是負面的事情,就削弱了人際關係,必須付出口袋中的「零錢」。請記得:需要有「零錢」才能有改變。口袋裡的「零錢」越多,就越能在別人生命中造成改變,「零錢」越少,要進入行動就越困難。
7. 預料問題
以前我的錯誤就是把別人的抗拒改變或不想前進,看成是針對我個人。別人不往前,我就好奇:他們為什麼看不見前進的理由?他們為什麼不信任我?我必須訓練自己記得:這不是針對我個人,何況,帶領人改變的事情本身就很困難了,我不需要這些情緒把事情弄得更複雜。
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主動預料最壞的情況:
˙先想到最壞的情況
˙先說到最壞的情況:很多時候大家最大的憂慮就是自己知道的比領袖多,領袖還沒預備好要面對問題。當你讓人知道你確實知道發生了什麼,而你也正在解決問題,就會給人安全感。
˙先回答最壞的情況:當人開始問問題,表達掛慮與憂心,不要逃避這類的討論,不要把前景描繪得一片大好,要給答案。
8. 總是指出大大小小的成功
在這一切的挑戰、阻礙、衝突、說風涼話反對別人努力完成改變的人面前,身為領袖的我們需要加強鼓勵同仁繼續下去,繼續做對的事情。要能如此,我們能做的最好一件事情就是慶賀同仁的成功,無論成功是大是小。
9. 每日檢視進展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說得妙:「要進步就要改變,要完美就經常改變。」我們當然無法達到完美,但可以儘量接近,這就意味著每日要改變。如果每日檢視進展,改變就會活出來、被經驗、受珍惜、大家共享。
(本文摘自《從內做起》,〈第4章 領導力的考驗:創造正向的改變〉,天恩出版)
【作者介紹】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美國知名領導學專家、演說家、《紐約時報》暢銷榜作者。他的著作以五十種語言發行,銷售量超過兩千六百萬本。由他主編的《聖經‧職場事奉版》(The Maxwell Leadership Bible),亦於2009年發行中文版。
2014年,他被「美國管理協會」(AMA)公認為商業界第一名的領導者,也被《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Inc.》雜誌遴選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領導學專家。他創辦的約翰‧麥斯威爾公司(John Maxwell Company)、約翰‧麥斯威爾團隊(John Maxwell Team)、領袖裝備中心(EQUIP),以及約翰‧麥斯威爾領導力基金會(John Maxwell Leadership Foundation),已培訓過數百萬的領導者。
2015年,他們邁入新的里程碑:世界各國都有他們培訓過的領導者。身為「傑出領導網絡」(Luminary Leadership Network)所頒發的「德雷莎修女全球和平領導獎」的得主,麥斯威爾博士每年都受邀向《財星》500大公司、各國元首和許多頂尖的商業領袖,以及背景十分多元化的聽眾:美國西點軍校、美式足球國家聯盟及各國駐聯合國大使等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