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信任是一場冒險的遊戲,領導者必須是先下賭注的人

文/約翰.麥斯威爾(全球領導力專家、《從內做起》作者)

最近,我請一些主管們寫出他們最信任的三個人。結果,他們寫出的都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令人驚訝的是,沒有任何人認為自己的主管或同事是最可以信任的人。

接著,我請他們寫出與自己的幸福快樂最有關係的三個人。結果,每個人不是寫自己的老闆,就是自己的同事。

然後,我又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問你的部屬相同的問題,請他們列出自己『最信任』的人,他們會認為你是他們最信任的三個人之一嗎?」大家都竊竊私語,專心地思考著這個問題。「如果你是他們最信任的人之一,會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得到了一個共識:如果人們都能信任自己的主管和同事,工作的氛圍將會變得更積極,更有生產力,人員的流動率也會降低。這一點與我個人的觀察是一致的:人們往往是因為人的緣故而離職。在組織機構中,人員流動的最大因素就是缺乏信任。

我曾以為信任是「有也不錯」

在我擔任領導者的初期,我並沒有注意到信任的重要性。我以為信任是有也不錯的。如果能選擇,誰不想要被信任呢?但現在,我明白了,對於領導者而言,信任是不可缺的。它不是你可以選擇要獲得或離棄的東西。如果你離棄了信任,你也將離棄領導者的身分。

信任對於領導的議題如跟隨者的參與、連結、贊同和效率之類,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信任是領導力的根基,穩固的根基不是一種奢侈品,它是不可少的。

我曾以為信任是取決於他人

有一些領導者,特別是那些倚靠職位或頭銜,而非倚靠影響力的人,會採取這種姿態:他們本來就應該被部屬信任,或者,他們的部屬必須證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他們將建立信任的所有重擔都擺在別人的身上,而不是自己的身上。然而,建立信任卻是領導者的責任。

如果我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這不是取決於我的跟隨者,而是取決於我自己。我必須先跨出第一步去信任我所領導的人,並且我也必須按部就班地贏得他們的信任。優秀的領導者願意承擔這兩方面的風險。如果我的部屬學會信任我,我將得到他們的注意力。但如果我先開始信任自己的部屬,我將得到他們的行動力。成功領導的本質就是把事情完成。

我曾以為信任只能慢慢增長

雖然信任確實常常增長緩慢,但卻未必非如此不可。舉例來說,當你所信任的人向你保證他們所信任的某人,你很可能也會信任這個新人。為什麼呢?是因為你和你所信任的朋友之間的關係。你轉移了你的信任感——至少在你發覺你有理由撤銷那份信任感之前。

當某人展現出無私的具體行為時,也能很快地贏得他人的信任。當我還是一個年輕的領導者時,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個關鍵的時刻,有一位領袖站出來為我背書,使我在會議中獲得其他人的支持。我很感激他,因為我沒有為此付出什麼,他也沒有為此得到什麼。但他立刻獲得了我的信任。

我曾以為一個失誤就會摧毀信任

雖然一個失誤確實能夠摧毀彼此的信任,但事情卻不總是如此。當彼此的信任感已經很低的時候,一個失誤常常就會摧毀它。然而,如果彼此的信任感很高的話,一個失誤很少會摧毀已經建立起來的關係。

只要我們不斷地在別人信任感的帳戶中存款,就有機會在失誤時禁得起考驗。這樣的認知幫助我,原諒自己因著人性所導致在領導上的失誤,並且更能恩待其他領導者因著人性所造成的失誤。

領導力著實倚靠優秀的品格,信任感更是透過它建立起來的。品格能夠保護我們的才幹,也能夠促進內心的平安。我們無法超越自己品格的極限,領導者的成功也無法超越自己品格的深度。品格有多深厚,領導者就有多成功。優秀的領導者具有帶來改變的潛力,品格則能使他們與眾不同,並且保護他們。優秀的領導者常常像是給世人的禮物,而品格則能保護這份禮物。

(本文摘自《從內做起》,〈第3章 領導力的根基:品格〉,天恩出版)

【作者介紹】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美國知名領導學專家、演說家、《紐約時報》暢銷榜作者。他的著作以五十種語言發行,銷售量超過兩千六百萬本。由他主編的《聖經‧職場事奉版》(The Maxwell Leadership Bible),亦於2009年發行中文版。

2014年,他被「美國管理協會」(AMA)公認為商業界第一名的領導者,也被《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Inc.》雜誌遴選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領導學專家。他創辦的約翰‧麥斯威爾公司(John Maxwell Company)、約翰‧麥斯威爾團隊(John Maxwell Team)、領袖裝備中心(EQUIP),以及約翰‧麥斯威爾領導力基金會(John Maxwell Leadership Foundation),已培訓過數百萬的領導者。

2015年,他們邁入新的里程碑:世界各國都有他們培訓過的領導者。身為「傑出領導網絡」(Luminary Leadership Network)所頒發的「德雷莎修女全球和平領導獎」的得主,麥斯威爾博士每年都受邀向《財星》500大公司、各國元首和許多頂尖的商業領袖,以及背景十分多元化的聽眾:美國西點軍校、美式足球國家聯盟及各國駐聯合國大使等演講。

相關文章

教會運用數位科技全球化與在地化

教會如果能夠把握機會善用數位科技的話,信息傳遞將可以「全球化」,信息餵養更可以「差異化」。既然如此,有一些教會的會友屬性和差異化就會更加明顯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支持架構

基督徒不太明白改變習慣的過程,也不太了解神已經給予我們夥伴的支援來幫助我們。改變的關鍵因素是動機,不是資訊。知道該怎麼做並不會產生改變,我們才願意面對改變帶來的辛苦。我們必須有動力,必須有能量去改變,然後還要一直保持動力和能量直到養成新的習慣;不然,當我們的能量和動力衰退時,就會失敗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採取行動

教練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要運用當事人自己的洞見及能力,去發展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而教練的提問,協助了當事人有條理的分析她的情況,最後達成一個具體的行動計畫, 過程中,當事人做了所有的思考部分。教練不需對所有細節抽絲剝繭,所以可以快速有效率的處理問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願景能創造熱情,點燃領袖內心的火,並擴及他人

除非你願意、也能夠為人畫一幅清楚的願景圖,動員他們加入旅途,否則什麼都不會發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聆聽 ─ 好奇還是診斷

老爸對女兒的那套說教,『妳花了太多錢了、妳對學業不夠專心、還有……還有……』真令人痛心,其實她想要的不過就是父親可以問問她:『妳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妳想要怎麼樣的人生?』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聲,而她含著眼淚―實在令人不忍目睹。我相信這位父親是真心為女兒好,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