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伯特.亞歷山大(《以福音為中心的工作》書籍作者)
墮落破壞了我們與工作的關係,從我們的心態就看出這一點。比起把工作視作神的賜予,我們更傾向於犯兩個相反卻同樣的錯誤:打拼與怠惰。
打拼者為他自己的名聲、保障和利益而工作,並非為了神的國度。怠惰者為了他自己的舒適而非為了神的榮耀而工作。這兩者都反映我們對神、對自我、和對工作的觀念需要重新調整。這兩者皆源自不信、驕傲和懼怕。
你是哪一種人?
打拼者:工作是主人
勞碌過度就把對舒適、掌控、安全感和被肯定的需要,擺在與神關係之上。
勞碌過度的問題只是表面,其實它源自於想要自己掌控環境而不倚靠神。扭曲的動機影響我們的身份認同,拼命工作卻使我們與更像耶穌的計畫隔絕了。
當超級富翁、財物、家庭或名聲成了偶像,我們力圖得到更多,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它會毀壞我們珍視的其他東西(錢財會破壞家庭和名聲,等等)。當我們錯用神所賜的時間、才幹和健康,神就會允許這些東西來揭露我們心中的偶像,好叫我們謙卑地回轉歸向祂。
耶穌對那些打拼的人這麼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它這樣的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參考馬太福音六章25∼34節)
怠惰者:工作是咒詛
怠惰者看工作是一種咒詛,這種人甘願畏縮不前,有些人則覺得本來就不應該期待他們去工作。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工作在本質上是榮耀神的,因此寧願一個人享受悠閒自在。那些怠惰掙扎的人未注意到這個真理,就是工作和閒暇都是指向基督的榮耀。
因此保羅提醒我們:「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歌羅西書三章22∼24節)
工作到什麼程度叫「足夠」?
只要我們仍活在地上,就會感覺處在各種優先次序互相競爭的張力之下,因為我們是有限的墮落之人,時間和資源都是有限的。
我們必須要問的問題是:工作到什麼程度叫「足夠」?並且,什麼程度叫「不夠」?常聽所謂大師談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就技術上來講,取得平衡是不可能的。
我們不停地企圖改變環境因應需求,卻不去了解神呼召我們做什麼事。我們以努力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為目標,殊不知,只要倚靠神來調節各種互相競爭的需求,神就會把平衡賜給我們。
我們也許在技術上並未勞碌過度,但是因著對成功的需求,我們仍是工作的奴隸。我們也許避免了表面上的怠惰,卻沒有好好服事基督。
我們的文化力促我們以區隔來取得「平衡」──把時間加以劃分,若干小時分配給工作、家庭、教會、休閒,等等,但最終難免互相衝突。我們想要取得「平衡」而用不同的方式應付生活表面的挑戰,但問題並未獲得解決。
比起爭取「平衡」的生活,把職業、個人生活、小孩、父母、神,等等,像是畫大餅一樣按比例分配,以為從此就可以互不干擾、相安無事。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以神為中心。
我們在各種期待和重要事項之間轉來轉去,卻忘了神造我們是完整的人。
一個更符合聖經的解決之道就是,想像我們的生活如同腳踏車的輪子,神是輪軸,每件事都像與輪軸連接的輪條。如果有一根脫落沒接在輪軸上,可能是個問題,但還不至於造成禍害,輪軸可帶動其他輪條來承重。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讓我們害怕,然而,我們有能力面對未來而無畏懼,源自信靠神是我們呼召的保惠師。祂會按祂的時間表加給我們,我們可以面對未來而毫無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