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曉風過處香留痕• 張曉風戲劇淺論

作者如水源,可以成溪、 成井、甚至成自來水……

種籽御風傳揚─以筆事奉的曉風

  一部好劇本,可以將觀眾的感情在不知不覺中匯入作者的思潮。就像食客對某種食材雖有一定的烹調偏好或品味習慣,但有真工夫的廚師,就是能透過匠心巧思,漸漸「馴化」食客的味蕾。同樣的食材,在大廚手中可以調理出不同風味的異國料理─曉風端出的,就是有基督教信仰滋味的料理。食客(觀眾)可能一開始吃不太習慣,但不能因此認定這就是一道難以下嚥的菜。其實若以現今個人主義盛行的社會角度來看,一道菜若缺乏主廚個人風格,反倒還沒有「賣點」呢! 曉風戲劇(劇本)的成功,在於對原始食材的熟稔,她懂中國文學,熟讀經典;她下過工夫練廚藝,也鑽研異國料理(西方戲劇經典),所以能創作出別出心裁的舞臺劇。她有健康活潑的想像力,有對人世的關懷,所以能打動人心。而潛藏在她生命深處的信仰元素,更讓她的作品自然流露出豐厚的屬靈生命。 《和氏璧》一劇中的卞和,在熟諳聖經的觀眾看來,彷彿有著耶利米的影子,那個因著神呼召,義無反顧踏上艱難不討好之路的先知。「甚麼是真,甚麼是假,失去信心的人只能做自己生命的浪子。而你卻呼召我走一條難走的路。你要我做獨自清醒著的人,你要我做獨自不眠的人,我竟逐漸忘記了我也有為自己而活的權利。但是,前路漫漫,世上條路比這條路更長嗎?」在這黑暗彎曲的世代,你我是否有「持守」的勇氣:「在這慣於『否定』的時代裡,為真理作『致命式的肯定』嗎? 基督徒觀眾在觀賞《和氏璧》時,是否對「做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更覺任重道遠? 曉風並非刻意如外界所批評的,藉劇本來傳道;但她的確透過戲劇,激起觀眾「問問題的渴望」。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舞臺可以是現實人生的縮影。舞臺上的人物如你我般吃喝嫁娶,經歷生老病死。因為臺上生活的愛恨情仇,引發臺下觀眾思考普世的共同問題。基督徒也好、非基督徒也一樣,只要是人,對這樣的主題,或多或少都能有共鳴。 一部基督徒作家所寫成的劇本,它所蘊含的信仰DNA已深植其間,或許在不同演譯者手中所顯出的特色並不盡同;有些屬顯性、有些屬隱性,但多變中卻跳脫不出其排列組合的秩序─這是對一部好作品、一位好作者應有的基本信心。相信作者所欲傳遞的資訊,能如蒲公英種籽般,乘風飛翔,降落在未知的土地,帶來意想不到的欣榮。 曉風的劇本深深流露著她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她曾說信仰來帶給她的影響包括「對生命的基本問題有所認定,連帶的使她對生命中的一些小問題較看得開,能面對生或裡的個種小挫折。」曉風在劇本裡深入探索生命的形態與人生的奧秘─她提問,卻不強迫觀眾接受單一的解釋;她質疑,卻容許觀眾有多元的答案。不論她是否在劇本裡為那些矛盾糾葛理出了頭緒,是否替那些愛恨情仇提供了救贖,她至少成功地將觀眾提升到一個不一樣的思考高度,引領他們看見了另一種可能。

風吹草綠年年新─曉風作品在現今社會的延展

  曉風自述,作者如水源,可以成溪、成井、甚至成自來水,一個作者寫甚麼形式的文章也是如此,她也從不自我設限,一如她的戲劇,在表達上她總是多方嘗試,不為任何形式所囿,重要的是要忠於自己的感受,將生命中的有所感寫下來。作者如水源,其實,讀者﹝觀眾﹞也如水流。很多人或許認為,在大眾媒體蓬勃發展,網路媒介盛行的時代,舞臺戲劇已成了「小眾」、甚至是「夕陽文化」;但換個角度來看,人們或許早已厭倦大眾口味,若能適時端出限量發行的私房菜,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賣座與好評。
作家白先勇曾將看似過氣過時的傳統崑曲《牡丹亭》成功地推上舞臺,在兩岸三地造成轟動,甚至也擄獲了年青世代觀眾的心。許多臺上臺下的元素成就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輝煌:以「青春與愛情」為主題、忠於原著只刪不改、年青演員俊秀清逸的扮相造型,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以及「崑曲義工」白先勇本身的名氣與影響力……如果將曉風的作品以「曉風」為招牌,再灌注以滋養青春版《牡丹亭》的元素在其間,是否能讓她的戲劇再一次成功地於兩岸三地舞臺上發光?
  曉風的劇本過去在各地一再重演,不少演出者會詢問她的意見。而她個人卻覺得自己的意見不重要,假如這位作者已經過世,演員該向誰詢問意見呢?「誰還能問莎士比亞的意見呢?」這點似乎也可以做為「一位基督徒作家寫的劇本,是否該由基督徒演員,甚至基督教劇團來演出?」的答案。當一部小說、一篇文章、一本劇作完成時,就如胎兒脫離了母親的臍帶一樣,開始自己的成長。它們在讀者的知識、想像、情感與經驗中被滋養,生成蛻變出自己的樣式。同樣一篇作品,在不同讀者的眼中所領受到的資訊也不盡相同;甚至同一位讀者,也有可以隨著年齡、生命閱歷的增長而對同一作品產生不同的領悟。一部基督徒作者所寫的劇本,是否非得經由基督徒劇團才能真正傳達屬神的資訊?或許並不是是非題,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自由發揮的選擇題。
 

曉風藉由閱讀聖經,訓練出由故事、比喻中看見真理的眼光,也練就她在創作時,能藉由一個簡單故事抓出深邃內涵的功力。 聖經裡的文學性激發了許多中外作者的想像力;而想像力若如牧者作家畢德生所形容的,是「健康有活力」時,它們能幫助我們將屬神的生命以一種活潑有影響力的方式呈現給世人。

聖經裡的信仰價值觀深深影響了曉風的戲劇創作─好劇本需要好劇團的成全,才能使之在舞臺上甦醒。同樣地,一個有著豐厚屬靈活力的劇團也可以替劇本帶來新生。故事呼喚故事,生命影響生命。一部基督徒作家的劇本,可以牽動未信主的演員內心深處靈魂之弦。一個基督徒所組成的劇團,也可能深深撞擊非基督徒觀眾的生命底層,引發悠遠的共鳴,激起那對福音真理的渴望。甚願在這世代裡,更多有如此看見的文學與藝術工作者被興起,在舞臺上為主發光。




作者小檔案
滋恩,另有筆名小恩。北美創文文字營第一屆學生,現為創文同工。小時寫作文,長大寫文章。以前書寫為自己,現在將筆交給神。煮字療饑無法帶來真正心靈的飽足,惟願貢獻五餅二魚,烘培文字餅乾,讓讀者「開胃」,進而樂意接觸信仰真理,品嘗主恩好滋味。
 
本文摘自《2018神國雜誌第52期》, 歡迎廣為轉發分享。
 
本文取材自《神國》季刊。
該雜誌為「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之代表性刊物,強調以前瞻力、突破力、挑戰力、感動力、知識力、行動力兼具的内容與風格,召喚讀者以信仰視角,關注人才、外展、文化、關係與社區議題。該協會每年在美國賓州、臺灣舉辦「文化實務營」。
索閱《神國》雜誌及報名營會,請上網www.e-krc.org
 
#張曉風
#聖經
#舞台劇
#神國雜誌
#劇本
#作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 療癒心碎的10個情境
    1
    NT$200 NT$180

小計: NT$180

查看購物車結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