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引導孩子的志向,約翰麥斯威爾的父親這樣做…

/胡慧玲,《讓管教Q起來》作者

(首圖來源:John C. Maxwell Facebook
談到引導孩子的志向,當父母了解孩子的獨特興趣後,可以提供孩子發展興趣的機會,並加以促成。可以詢問子女有什麼夢想和抱負,以了解孩子想法,並謹慎地引導他。孩子的興趣及夢想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父母不用過度擔心孩子的志向不如所願。

有位家長曾對我說:「我孩子居然說他長大後想開『垃圾車』,我就罵了他一 頓!」事實上,當父母這樣做,以後,他就不願意告訴父母他的志向了。
家長需要先了解志向背後的原因。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解釋緣由,可以問他:「為什麼這樣想?」當孩子告訴你緣由時,不要顯得緊張兮兮,因為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要按耐住自己的焦慮,才能更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孩子對大型機械感興趣,可能孩子覺得操作這麼大的車很神氣。父母了解子女興趣的原因之後,就會比較容易引導他們的志向。

有位傑出的領導力和人際關係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他說他的成功要歸功於父親。在他小時候,他父親就發現他愛講話,而且越多人聽他講,他講得越起勁。於是,約翰的父親就經常帶著兒子到各處去聽名人演講。
演講結束後,父親會將孩子帶到名人跟前說:「我的孩子很仰慕你,可不可以請你跟他講幾句話?」若是去聽知名牧師演講,他還會請求牧師為小約翰祝福、禱告。約翰常說,正因為是父親發現自己的特點,提供給他這些機會,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約翰的姊姊與他的興趣、志向並不一樣,他的姊姊很會照顧別人。一般父母可能會想,既然要送一個孩子去聽演講,同樣一趟工作,不如兩個孩子一起送,豈不省事?可是這位有智慧的父親察覺女兒並不喜歡講話,而是喜歡照顧、幫助別人,就帶女兒到醫院作義工。果然,這位姊姊後來不但成為一名出色的護士,還是帶領很多看護團隊的護士長。
(本文摘至《讓管教Q起來》)

【作者簡介】
胡慧玲牧師/博士
現任國際真愛家庭協會(Family Keepers International)事工副會長,經常受邀至海內外華人教會及社區主持講座及培訓,並客座授教於數所神學院。
受過神學、牧養、家庭輔導完整訓練,且不斷操練、學習,無論講座、課程、廣播、著作、輔導協談、牧養關懷,都受到喜愛與肯定。與夫婿楊正權育有二女一子,定居美國南加州。

相關閱讀

愛孩子,就要給他時間

現代人都很忙,常常會說找不到時間,而且許多家長認為工作忙碌都是為了家庭。但,忙到沒有時間給家人,我們真的是為家庭在忙碌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學習同理心

在表達同理心時,父母不僅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表情與肢體,還要專注以示真誠,並且運用「積極聆聽」的技巧,注意話語中的情緒,接納及肯定孩子的感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學習欣賞孩子

父母在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工程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學會欣賞孩子的獨特性,孩子也就學會欣賞自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你今天最好給我乖一點

在教養子女時,當務之急是要認清父母的角色定位。要知道自己是孩子的「輔導者」,而不是孩子的「主導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成功的教養,沒有人可以取代父親的角色

文/胡慧玲,《讓管教Q起來》作者 父母是子女對上帝、對人及對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