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留心阻礙命定的大敵!太累很致命

文/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廖文華,《別說你沒影響力》作者

疲累,是仇敵很輕易就可以帶來混亂的時刻。

尼希米率領一群人在城牆建立至一半時,他們的狀態開始動搖:「猶大人說:『工人已經精疲力盡,還有太多瓦礫有待清理,我們自己無法重建城牆。』」—尼希米記 4:10(當代譯本)

當精疲力盡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我沒有辦法」、「我不行了」、「我要放棄」的念頭,因為身體和精神超出負荷,導致意志力也被削弱,可能會使原本充滿抱負的夢想,在身心俱疲之下被迫停擺。

我們需要休息

因為體力不支而放棄實在太可惜了,我們需要常常察覺自己的身心狀態,並刻意的休息,讓身心有回到平衡、重新得力的時間

我們是上帝的傑作,是在基督耶穌裡創造的,為要叫我們做祂預先安排給我們的美善之事。」—以弗所書 2:10(當代譯本)

上帝創造我們、為我們的生命訂下美好的計畫,但要順利完成計畫,我們的身、心、靈需要健康,才會有力量和清晰的思緒。別讓疲憊成為阻擋我們完成上帝工作的原因

「警覺性」和「自我覺察」非常重要

因為魔鬼總是利用我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來進行偷竊、殺害、毀壞。所以,除了照顧好自己,也要多多「留心注意」,留意是否其實已經有混亂在婚姻、家庭、教會中產生。

混亂可能是從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閒話、八卦、埋怨開始,漸漸讓你覺得疑惑、迷惘、產生好多疑問—「神,祢真的有在聽我的禱告嗎?」、「神,祢真的是良善的嗎?」、「我這樣子跟隨主有意義嗎?」等等,當這些聲音籠罩,會使你的信心陷入混亂,喜樂,關係、夢想、平安就被殺死了,阻止我們繼續朝著神給我們的目標邁進。

有效的休息

為了不讓這件事發生,我們都需要適時的休息。你都怎麼休息呢?旅行、跟朋友聚餐,還是在家追劇、睡覺、滑手機?

美國腦神經學家 Saundra Dalton-Smith 提出四種真正有效率、益處的休息方法:

1. 精神休息法

讓自己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中,可以幫助「清空大腦」。透過接觸藝術、音樂、運動、與人聊天,或是烹飪、撫摸寵物、寫日記等等方式,反而可以使大腦從複雜的思緒中抽離。

2. 情緒休息法

承認、面對並處理你所有的感受,不忽視及壓抑情緒。可以透過找到信任、有同理心的人傾吐想法,來舒緩情緒;在感到內心不舒服時,主動發起對話溝通不隱忍;還有在有壓力或想逃避時問自己:「我怕的是什麼?」

3. 社交休息法

被重視、被愛以及歸屬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遠離那些會帶來負能量,在關係中不斷予取予求的人;主動向親近的人表達關懷,並感激他們的付出。科學研究顯示,「感激」與「被感激」都能刺激催產素(Oxytocin)的分泌,這會使人感到幸福,大腦也會活化。

4. 感官休息法

視覺、聽覺與嗅覺等感官的疲勞,對腦部神經是有損害的。可以透過遠離電子產品、關閉手機通知和螢幕讓眼睛休息;沉浸在喜歡的音樂中,或是打電話給摯愛的人,聽聽他們的聲音;到大自然中活動,呼吸新鮮空氣與芬多精,讓花草樹木的芬芳來喚醒嗅覺、讓蟲鳴鳥叫聲喚醒聽覺。

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也使用上這四種方法讓自己休息。(沒錯!耶穌也是需要休息的!)



耶穌也休息!

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不許鬼說話,因為鬼認識祂。」—馬可福音 1:32-34(和合本)

這段經文是耶穌的「日常」,耶穌和門徒們每隔幾天就會到不同鄉鎮,當人們看見祂就會開始簇擁,希望能見到祂。聚會好像結束不了,耶穌一個一個服事生病、被鬼附的人,而且這些人都對耶穌抱著極大的期待,希望耶穌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這樣高強度的服事量下,耶穌怎麼休息呢?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馬可福音 1:35(和合本)

我們試著深入到當下的情境,思考這段時間對耶穌來說是什麼?

天未亮的早晨,想必是滿涼爽的,耶穌迎著風,慢慢走到曠野去,這是難得身邊沒有民眾、沒有門徒的個人時間。一個人多麼自在!耶穌在曠野裡脫下鞋子,感受涼涼的沙土包覆腳掌,厚實又綿密,天空從昏暗慢慢越來越亮,可能還看到了日出。吸進一口涼爽而清新的空氣,耶穌開始禱告,時而靜默、時而大聲,無論哪一種,沒有人干擾,什麼都不需要在意⋯⋯。

這段清晨的禱告,想必讓耶穌的身心得到休息和滋潤,重新得到力量。

常常我們的焦點都是在耶穌服事多有成果,很少注意到其實這些成果的背後,是因為有有效的休息

(本文摘自別說你沒影響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