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懷箴(天恩出版社社長)
我們特別珍惜這樣的時刻,與你相遇
於此邀請你填寫問卷(點我填寫)
幫助我們「一起、漸漸」變得更好
完成後將贈 $30元購書金🥇(天恩官網折抵使用)
到了年底,你是不是也曾經覺得,「啊!一年又過去了,時間怎麼這麼快?」
「我有好多事情都沒做到,一年就過去了。」但是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好像又說不上來(其實是記不起來)。
這世界明明最公平的就是時間,為什麼有時我可能忙碌到什麼都沒完成,但身旁有人跟我一樣的條件限制卻總是能完成所有事?
每一年,我都想調整我的時間運用流程。因為我們控制和管理的其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的精力狀態、行事曆上的任務以及專注力。
還好,時間在同一個時空座標系裡面,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有關上面的圈圈,其實在這本計畫手冊上已經放了幾年了。但今年,我有些特別的領悟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是精力。更精確地說是管理我的精力狀態,而其中最重要的我認為就是身體狀態。因為疏於體能維持,不僅生理受影響,更會產生負面情緒,進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生活狀態。
因此,我自己這一年不論再忙,都會維持一周四天以上的運動習慣,至少我還能控制我的身體(既然嘴巴控制不住)。
再來是情緒狀態,察覺情緒的變化就是在停止負向情緒的路上了。

再來我今年把時間改成任務。因為時間其實「無法管理」(這樣寫怕會讓人誤會),任務管理是一堂需要刻意練習的功課,網路上也有很多資源都在教這些方法、GTD、番茄鐘、子彈筆記等等。
這些都很百搭,但沒有接下來這一點,一切都白搭了。
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所有有價值的事情,都是上坡。
但最難的是:誘惑實在太多了!常常設定了目標隔天就破功了,不要吃垃圾食物、要早點睡覺、要養成運動習慣、下班了要多精進自己……。
隔天一破功,就想問:自己的自制力怎麼就這麼差?

直到我看到了一個心理學實驗,讓我對專注力和自制力的認知完全改變了。
這個在1996年的心理學實驗是這樣的:(由於篇幅我是簡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問問「谷大哥」)
他們在桌上放著一碗巧克力餅乾和一碗胡蘿蔔,讓餓著肚子的67位大學生坐在桌子前。房間內瀰漫著餅乾剛出爐的誘人香氣(但我不喜歡巧克力餅乾)。
實驗小組將學生分成三組。A組只能吃胡蘿蔔、B組只能吃巧克力餅乾、C組保持空腹什麼都不能吃。接著讓這三組學生分別進行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拼圖遊戲,結果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A組吃蘿蔔:平均8分鐘放棄。吃巧克力和空腹的BC組:平均20分鐘放棄。
為什麼呢?是A組學生的意志力比較薄弱嗎?(還是他們故意挑了一群都不愛吃胡蘿蔔的學生?)事實上,這個拼圖遊戲並無法解開,它的目的不是測試學生們的智商有多高,而是觀察他們遇到難題時,到底還能堅持多久。
A組的學生,當他們在吃蘿蔔同時,要耗費相對地大量意志力抵抗想吃巧克力的慾望,所以當她再執行困難的任務時,也沒有這個自制和專注力了。
這有點像,經過一整天工作後,要你去運動,再精進自己。可想而知結果通常很慘,這個實驗傳遞一個很直白的認知,自制力是一個有限資源,他是一個需要補充也會耗進的能量條,你做的每個決策和動作,都是在消耗這個有限資源。

對我來說,關鍵不在於你怎麼堅持,而在於你怎麼減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巧克力餅乾,
但現在的誘惑和巧克力餅乾無所不在,尤其又到了萬物都連上網路的時代。所以我在2021年開始改變了兩個習慣:
1. 起床不要拿起手機、不要一早就把巧克力餅乾放在旁邊、不要考驗自己的自制力
2. 一早做最難的事情(例如運動、寫企劃案或文章),因為你的頭腦剛被重置過,刻意做那些能累積的事情。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有更靠近心目中喜歡的自己一點嗎?我們有更接近上帝給我們的命定嗎? 我們有持續做能累積的事情嗎能累積的事情嗎?
在每個早晨你想拿起巧克力餅乾的時候,想想一開始提問的問題;我們永遠都可以選擇先拿起巧克力餅乾,但我們永遠都有option B。
這個小小的改變帶給我很大的幫助,也讓我覺得生活更加有意義,所以特別分享給你們。
今年有沒有什麼改變你的小習慣?也跟我分享吧!

【後記】
每次看完時間管理的書,心中都浮起一絲希望,啊!這個方法真的很好呢!
這一年,一起改變,漸漸變好。
使用時間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花在比生命更長久的事物上。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 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 90:12)
本文摘自:《2022計畫手冊》社長札記

10/8-10/31 迎來 2021全台基督徒聯合書展
能在疫情的這一年迎來此盛會
我們特別珍惜能在這樣的時刻,與你相遇
於此我們邀請你填寫問卷(點我填寫)
幫助我們「一起、漸漸」變好
完成後將有 $50元的購書金🥇(滿額 899元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