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肯尼 · 歐斯貝克(Kenneth W. Osbeck) 譯/謝林芳蘭
教堂不是表演偉大音樂作品的音樂廳,教會的崇拜也不是讓人展現音樂才華的時刻。想反地,音樂事工應該是教會為了達成神的使命的一種有效工具。
教會音樂事工的目的,就是要幫助教會達成神的託付與使命。教會每個音樂的組織、每一首詩歌的選擇,都可使用下面幾個原則來衡量。
衡量的原則
A. 音樂與敬拜
音樂提升我們對神的認知。榮美與崇拜雖然是兩回事,但從我們對美學與屬靈事物的回應來看,兩者之間卻有密切的關係。聚會開始前的彈奏、會眾唱的詩歌,以及詩班和諧的頌讚,能讓會眾更深切地體會神的同在。
B. 傳福音與音樂
音樂幫助會眾預備心領受神的話語。許多信徒都有被某一首詩歌感動而信主的經驗。教會歷史當中,每一次重要的佈道運動,都一定帶來聖樂詩歌的復興。
C. 教導與音樂
音樂幫助我們學習屬靈真理。音樂與基督教教育有密切的關係。
D. 團契與音樂
音樂使信徒同心合一。一起頌讚,使原來的個體組合成為一整個群體─會眾、詩班。
E. 社會關懷與音樂
音樂鼓勵愛心的行為。聖樂傳揚真理,能夠提升我們對社會的關懷,讓我們變得以人為中心,願意以實際行動來進行全人關懷。
在此,我們要探討「聖樂」與「教會音樂」的區別。聖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在美學與藝術上都要求高水準的創作與演出。教會音樂則為一種實用的音樂,主要用在教會,目的是為服事神。在教會的音樂事工中,音樂不是為了本身 —— 乃為教會事工而存在。教堂不是表演偉大音樂作品的音樂廳,教會的崇拜也不是讓人展現音樂才華的時刻。想反地,音樂事工應該是教會為了達成神的使命的一種有效工具。這並不是要提倡降低教會音樂的品質與演出水準,我們應該向神獻上最好的讚美祭,不然就是對神的不敬。評鑑教會音樂要看音樂是否讓會眾有機會榮耀神、教導神的子民,與完成神託付給教會的使命。
成人詩班
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4~6、12節
神給每位信徒至少有一項屬靈恩賜,可以在教會服事,參與神給我們託付的使命(彼得前書四章10節)。每個神給每位信徒至少有一項屬靈恩賜,可以在教會服事,參與神給我們託付的使命(彼得前書四章10節)。每個教會的牧長與同工要協助信徒認識與運用神所給的恩賜。
新約聖經沒有提到音樂是信徒的一種屬靈恩賜,但無可否認地,音樂也是神給我們的恩賜,因為音樂能夠協助教會達成聖經裡提到的屬靈任務。教會的音樂事工中,對教會最有貢獻可能就是成人詩班。盼望教會的年輕人,以後繼續參加成人詩班。而成人詩班的成員,應該成為參與音樂服事的人當中最屬靈、忠心且最有音樂恩賜的人。
優良的成人詩班(理想上,詩班成員應是教會聚會人數的十分之一)對教會的事工有很多的貢獻,因為:
- 詩班能超過一般會眾所能,對神獻上美好的祭。
- 崇拜中,詩班帶領會眾唱詩與朗誦經文,為整個崇拜立定氛圍,讓神的信息更加生動有力。
- 詩班坐在台上,為會眾設下專心聆聽講道的模範。
- 詩班為會眾設下崇拜應有的正確態度。「……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摩太前書三章15節)
- 詩班代表新約聖經一項很重要的真理,萬民皆祭司─平信徒積極參與崇拜與讚美神。
- 參與詩班的弟兄姊妹,因為扮演帶領崇拜的角色,就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生活見證與型態。
- 詩班成員有機會在靈性上得以成長、彼此團契,且同心服事神。
但是參加詩班不只是每週練練歌而已。詩班讓弟兄姊妹使用神所賜的恩賜一起建造基督的身體。詩班的成員與音樂同工首先是神的僕人,其次才是聖樂工作者。參與教會的音樂服事不僅是榮幸,同時也是很莊嚴的責任啊!
神差派祂的美歌者來到世上,帶來悲傷與歡樂的詩歌,讓他們得以觸動人們心懷,將它們再次帶回天家。—— 朗費羅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分級詩班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可福音十章14節
教會最寶貴的資產就是兒童與青年,以聖經的真理教導、訓練年輕孩子走在神的正道上應該成為教會最優先的事工。主耶穌自己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祂在繁忙中牧養眾人,仍撥出時間讓小孩子來到祂跟前。
教會領袖一向都認同,音樂是教導兒童聖經真理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不少福音詩歌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而寫的。現今的世俗音樂對年輕人有著莫大的影響力。如果能在教會整個教育系統中適當地使用音樂,音樂就足以成為教導兒童與青少年最好的方法與管道。
- 分級詩班的目的
教會設立分級詩班,可以讓不同年齡的人都有參與音樂服事的機會。分級詩班包括:幼齡詩班(4~5歲的兒童)、初級詩班(小學一~三年級)、兒童詩班(四~六年級)。盼望教會至少有一半的兒童參加詩班。此外,教會也可設立青少年音樂戲劇團,讓年輕人可以參與歌唱、彈奏樂器與戲劇活動。教會提供給不同年齡孩子的音樂節目,對教會的基督教教育與青年事工很有幫助。
- 分級詩班的好處
A.讓教會音樂得以延續
如果教會希望詩班與信徒了解與欣賞教會音樂,最好是從幼年時就操練他們。
B.豐富孩子的生命
對多數的兒童與青少年而言,音樂是一種自然而滿足心靈的活動,一般兒童與青少年都會喜愛動聽的音樂,且能回應。
C. 培養孩子屬靈的生命
委身於兒童音樂事工的老師,對孩童的一生會有重大的影響。老師會利用機會帶領孩童認識耶穌、讓孩童對崇拜的意義有些了解,預備將來參與教會的服事,並且向孩童見證基督徒團契的甘美。
綜論
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音樂天賦,或唱歌特別動聽。雖然如此,教會應該給每一位信徒機會,以喜樂的歌聲回應神。沉默的基督徒往往會變得死氣沉沉。教會的音樂事工生動活躍,會為崇拜提升敬虔與歡欣的氛圍,也會間接地帶動整個教會,成為靈命健康的教會。讓神作神,讓教會作教會,讓神的子民歡欣喜樂!
小組討論
- 基督徒對「教會」─包括個人、地方與普世教會─有屬靈與平衡的看法,為什麼是重要的?
- 教會是否可能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卻與使徒行傳二章41至47節所列五大原則毫不相關?
- 與大家分享你個人對音樂與教會屬靈目標之間的關係,提供教會用音樂以達成改進目標的建議。
- 你覺得,教會利用崇拜的時間舉辦音樂會─也就是說,獻詩純粹是讓人欣賞,可以嗎?你認為,教會應如何善用聖樂與聖樂的演出呢?
- 基督徒如何發掘自己的屬靈恩賜呢?
- 如何鼓勵年長的弟兄姊妹參加長青族詩班?
- 你覺得,貴教會在兒童與青少年的音樂事工上作得如何?為加強改進提供一些意見吧!
回應
教會不是一個藝術館,展覽一些傑出的基督徒;而是一個學校,用來教導一群不完美的基督徒。——亨利‧畢傑(Henry Ward Beecher)
有心服事神的人,首先要有隨時都願意參與服事的謙卑態度。 —— 無名

(摘自《無盡的歌》第十一章〈詩歌與教會的使命〉)
【作者簡介】
■肯尼.歐斯貝克(1924-2017)
美國密西根州人。畢業於密西根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從事教學三十五年,包括在密西根州的Grand Rapids School of Bible & Music(酌譯:大急流城聖經與音樂學院)與Cornerstone University(酌譯:基石大學)教授音樂,並獲基石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也在大急流城附近多間教會參與音樂服事,並在基督教廣播節目擔任音樂總監。一生竭力推廣聖詩,共寫作十六本有關聖詩故事、詩班靈修及音樂服事的書籍。
著作——
★《Amazing Grace:366 Inspiring Hymn Stories for Daily Devotions》(暫譯《奇異恩典:366首激勵人心的聖詩故事每日靈修》)、
★《101 Hymn Stories》(暫譯《101首聖詩故事》)、
★《101 More Hymn Stories》(暫譯《101首更多聖詩故事》)等等,
介紹豐富的聖詩背景,是瞭解聖詩不可或缺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