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十年鄉情以色列

文 / 黃齊蕙牧師(現任巴拿巴宣教學院教務長,暨靈糧神學院專任教師 )

1948年的復國,不僅是以色列的再生,亦是希伯來文字的重現
深深地獻上感恩,敬畏神的信實與大能
這兩千多年後的神蹟,竟活化在我們這一個世代的眼前,正如經上所應許的……


背起書包上學去

猶太人注重教育,熱愛學習,舉世聞名。他們看重理解,大大超過死板的背誦;實境直接學習,遠遠勝過紙上談兵。無怪乎在全球為數不多的猶太人中,卻有這麼高比例的科學家,醫生、律師,更有如此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因著久聞以色列的教育,盼望終有一天能親臨感受。然而初來乍到,全家大小忙著適應,實在無暇顧及任何的學習。直到三年之後,機會之門才向我開啟,將我送入語言學校,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密集訓練。

許久沒有作學生了,上課的第一天難掩興奮之情。背上一個大馬士革門買的美麗包包作為書包,剎時國外讀書的情景又一一浮現。天涯浪子,天地為伴。擦亮了原本稍有塵土的鞋子,梳起容易打理的頭髮,又起了大早,要趕在一切瘋狂又忙碌的車潮之前到達學校。沿路的麵包店,正飄出口袋餅(pita bread)又鬆軟又熱呼的香味。早餐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落。欣欣向榮的一天正要開始。快步向前,穿梭在流星雨般的人群中,小小的巷子,百花環繞的語言學校,竟在清晨的微風中向我招手。這真是何等的驚喜!

跨入靜靜的教室,讓思緒隨時光倒流。1948年的復國,不僅是以色列的再生,亦是希伯來文字的重現。深深地獻上感恩,敬畏神的信實與大能,這兩千多年後的神蹟,竟活化在我們這一個世代的眼前,正如經上所應許的。「國豈能一日而生?民豈能一時而產?因為錫安一劬勞便生下兒女,這樣的事誰曾聽見?誰曾看見呢?」(以賽亞書六十六章8節)也為了自己年過四十,竟還能有讀書的機會,心中洋溢著無限的歡喜。

我們這一班

八點一到,各地人馬蜂擁而至,每間教室外都擠滿了人。各班的老師們,拉高了嗓門在點名,新季開課,景象好不熱鬧。我終於找到自己所屬於的班,奮力地擠入同學中,映入眼簾的,是完全的「聯合國」─紅黃黑白種,幾乎樣樣都有。

近於爆滿的教室,人聲喧嘩鼎沸,稀奇竟有如此多的人對學習希伯來文有興趣。大家好不容易坐定,簡直像玩了一輪大風吹。我因為個子小,被老師「欽點」坐在第二排,既緊張又興奮。左顧右看,環顧四圍鄰座:左手邊是幾位從前蘇聯回歸的猶太人,從他們的口音中,猜得出母語是俄文,他們的身材碩大,表情認真而嚴肅。右邊是歐洲人士,時尚與專業,看來可能是為商場上的需要,來學習一點基礎希伯來語。回頭一望,後排坐著的是幾位阿拉伯婦女,腆靦又良善,而從她們的穿著上看得出是相當不錯的家庭。

老師看見學生們終於坐妥,隨即開口,聲音鏗鏘而堅定。花白的頭髮,訴說了苦樂交織的生命際遇,深邃的眼睛,透晰了人性的善與惡。一部可歌可泣的以色列奮鬥史,彷彿從這位師者的身上隱隱可見:「今天,是你們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唯一可以用英語交談認識的一天。因此希望各位彼此熟悉,成為朋友,在往後的學習中彼此幫助與鼓勵。記住,together we stand! (團結就可以站立!)這是我們以色列的精神!」

從喬治亞來的猶太人

聽見老師這麼說,大夥兒立刻交頭接耳,互相介紹。「你們好!請問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我轉向這些回歸的俄國人,他們的外表雖是嚴肅了些,但聽我這麼一問,立刻露出親切的笑容。「我是傑米,從烏克蘭來的。」傑米伸出碩大的手來與我握手,溫暖有力,使人感到安全又有倚靠。「我是從喬治亞來的。」身旁略帶棕紅色頭髮的安利接著說。「喬治亞?那不是美國的一個州嗎?可是你們剛剛說的是俄文?」話才出口,就後悔萬分,這樣的回答只顯出我的無知。

「喬治亞是一個國家,位於土耳其及亞美尼亞的上方,我們於1918年脫離俄羅斯帝國正式獨立⋯⋯」安利緩緩道來。天啊,我心想,都獨立了八十多年了,我竟然還搞不清楚這個國家在哪裡!高中「背出來」的地理,早已忘得煙消雲散。自責與羞愧使我深深地低下頭來,何況又是第一次見面。

「沒關係的,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安利拍拍我的肩膀,滿了諒解與安慰。「國家雖然重要,但是更寶貴的是,我們是猶太人!這才是我更珍惜的身分。千年來我們等候的,就是這樣的一天!終於有了自己的地土與家園,說著自己的語言;不再飄泊,不再哭泣與哀傷,也不再被驚嚇與趕逐⋯⋯」說著說著,安利的身子顫抖起來,眼光閃著無比的盼望。這一刻,我看見了一個猶太人靈魂的光輝。「哦,安利,歡迎回家!」顧不得陌生,情不自禁地給安利一個擁抱,彷彿他就是我的兄弟!傑米在旁邊,哽咽地說:「謝謝妳愛我們,我們所渴望的就是這樣的愛!」在這永恆的剎那,在心靈的深處,我、傑米與安利,真實地相識了。

老師遠遠地走過來,看見我們互相擁抱,懷著深深的了解與愛,輕聲地說:「從今天起,你們是朋友了!」

心靈小憩

心靈的相識,源於對某種事物與文化相同的熱誠與執著。它超越時空,跨越挑戰,奔向永續,乃是人生長跑中,最珍貴的禮物之一。

(本文摘錄自《十年鄉情以色列》的〈7. 心心相印的友誼〉天恩出版)

【作者簡介】

黃齊蕙

巴拿巴宣教學院教務長。曾事奉於耶路撒冷萬國禱告院(Jerusalem House of Prayer for All Nations),任華人事工部負責人十年之久(2000~2010年),期間全家住在以色列,長期為其守望禱告。她在以色列時,負責推動全球華人對以色列及中東的愛護、關心與代禱,教導國際守望者學校、帶領走禱團隊,並接待亞洲及各國的代禱團隊,也推動24/7禱告運動。

目前任教於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及巴拿巴宣教學院,並經常於大型特會中擔任講員翻譯。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