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玲珍(資深家庭婚姻輔導工作者)
世界上沒有一個解決婚姻問題的標準方程式,婚姻問題常是人的本身問題,其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長遠的,特別是要進入婚姻的人,因為兩個人的結合早在幾十年前就埋下幸福與否的種子。這樣說法看似宿命論,但卻是許多生理、心理學家對婚姻家庭研究出的歸納說法。雖然如此,我還是要鼓勵一些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年輕人,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們絕對可以決定自己的核心家庭是什麼樣子。
曾經支離破碎
多年前我遇見一對接受婚前輔導的男女,他們是在同一間大學認識,女孩欣賞男孩自律上進的個性、信仰堅定與品學兼優;確實在我面前的男孩牙齒整齊潔白、衣著乾淨合宜的外表,談吐也是恰如其分。看不出男孩的原生家庭可用「支離破碎」來形容,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母親是幫忙清潔的臨時工,經過男孩的敘述才知道曾經他和母親因付不出房租,而留宿公園,甚至以公共廁所作他每日更浴場所。
這樣的成長背景會有好的童年經驗嗎?他也曾是中輟生,甚至連高中都沒讀過,詢問他有沒有失落迷惘的青少年史,答案是來來回回的自我衝擊好幾次,人才安定下來。當我愈走進他的過去,再看到眼前如此優秀的青年,好像打翻我所學的家庭理論系統,這樣背景的人如何可以有幸福的未來呢?
教會輔導適時拉一把
幸好從小媽媽帶他去教會,無聊的時候,男孩喜歡待在教會,學學打鼓或是翻翻書,後來男孩的音樂造詣,加上以同等學歷,申請上了還不錯的大學。他一點都不浪費大學的生活,除了自己要張羅學費和生活費,還要預備每個月付給媽媽的租屋費,難怪女孩會欣賞男孩,就連作輔導的我也欣賞這個懂事又奮發上進的孩子。
因為好奇心的驅使,詢問男孩怎麼有這麼大的改變動力,男孩說其實在青少年期也有誤入歧途的過去,只因教會的輔導適時拉他一把,讓迷途的羔羊回到羊圈,又因自己是喜歡思考的人,看了許多人生故事與勵志的書來充實自己。
在主愛裡選擇饒恕
對於從小缺乏父母愛的缺口,難道心裡沒有掙扎與怨懟嗎?男孩沉思了許久,最後他回答:「選擇饒恕真的是不容易的事,我曾經怨父親的失責,怨母親沒給我好的環境;但是當心裡愈埋怨,我愈痛苦,我問自己:『冤冤相報何時了?』自己的人生還有好長的路,父母沒給我的,我靠自己去賺回來,更何況我有基督的信仰,上帝的愛是我原諒父母最大的動力。」
後來大學他選的科系是主修家庭心理學,在他多年來的自學與進入學術殿堂作深入研究,男孩慶幸有真實的信仰在他的生命扶持,還有過去媽媽也一直陪伴在他身邊,雖然少了父親的愛是一大遺憾,但仍願意與未來的妻子一同面對這塊生命的缺口
七次的談話當中,不時有歡笑,更有許多的眼淚。女孩看男孩的眼神是充滿愛慕與信心,男孩對女孩也堅定的許下幸福的承諾。
(摘自《我未來的另一半,你好》第七章〈婚前關輔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