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子駿,《有些事,真不好說》作者
在介紹更好的溝通方式之前,我想先分享一段經文: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
竭力追求認識祂。
祂出現確如晨光;
祂必臨到我們像甘雨,
像滋潤田地的春雨。(何西阿書六章3節)
我們基督徒認識神,不能是粗淺片面的認識,而是整個人要竭力追求認識神,當我把「認識」的所有英文翻譯列出來,會很驚訝地發現,原來認識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當中蘊含的意義是非常豐富的,請見下圖:
如果我說,每個禮拜天坐在教會聽講道,並不是竭力追求神,你同意嗎?因為竭力追求神是需要花時間觀察、察覺、在經驗中領悟的,觀察為什麼這個舊約人物要這樣做?為什麼這個道理在這一處會用這個說法,在另一處又以另一個角度切入?為什麼神跟亞伯拉罕是這樣相處,而與約瑟又有截然不同的際遇?竭力追求認識神是需要下工夫的,要花不少的時間去觀察、推敲、研究,你覺得你有竭力追求認識神嗎?
當我們這樣認識神時,聖經上說,將會帶下曙光一般的祝福,我們會撥雲見日,甚至會有秋雨、春雨的福臨到我們的生命。什麼是秋雨、春雨呢?這是以農人的生活來做比喻,當秋雨、春雨的季節來了,農田就會進入收割的祝福之中,意味著,當我們竭力去追求認識神,我們必會看見神要給我們的祝福是超乎所想地大,就好像花香瀰漫在你整個生活中。
為什麼我要花時間分享這段經文和介紹「認識」的意義呢?原因是,是否明白和做到「認識」這件事,剛好與我們這次所探討的主題——好或不好的溝通息息相關,且是一段溝通成敗的關鍵!若「認識」富含這麼多深層意義,我們又何嘗不應該花時間,並下工夫對我們周圍的家人、朋友更多觀察、思索、分辨、了解,來讓我們達到更有效的溝通?
溝通三要素:說、聽、明白
溝通,是當你與他人分享資訊和心情的過程時,不論是用語言或非語言,一定要讓對方明白你要表達什麼,同時也要明白對方想要表達什麼的過程。溝通過程中包含三個要素:說、聽和明白,也許我們過去只做到了說、聽的動作,卻缺乏了一個認知——明白,我們是否真的明白彼此要表達什麼?
我們再回頭檢視一下何西阿書六章3節的經文,我們認識神也都需要經過這個過程,認識神不是聽聽講道就算完全認識,也不是信主越久就越認識神。竭力認識神就是要下工夫、仔細地聽、認真地去想、去看,一步一步去明白祂是怎樣的一位神,祂會怎樣在我們生命中工作?同樣地,在你跟配偶、孩子相處時,不要以為在一起三年、五年、十年就等於認識對方,你可能聽過有的配偶、父母會說:「哎唷,這個人下一秒要幹嘛,我閉著眼睛想就知道。」「我完全知道他/她等一下要做什麼了!他/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啦!」這些話有沒有覺得很熟悉?但是,我們真的能夠完全掌握一個人嗎?有時候我們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了,我們又怎麼能夠用三言兩語掌握住別人呢?看完一場電影、聽完一場音樂會、閱讀完一本書,都會有一些頓悟和改變了,那我們怎麼能夠一口咬定,我們所了解的對方,就是跟過去所認知的一樣?
很多的時候,我往往需要再次去聽、去看,去了解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對方會有這樣的反應?對方的心情是什麼?對方的表情是什麼?所以,你必須不斷透過說、透過聽,還要加上理解和明白,你才能夠真正認識對方。
怪不得,有些家庭從來沒有經歷過秋雨、春雨,卻常常遭遇颱風天,每一次溝通都會感到烏雲密布、沒有曙光。因為這些家庭中的人總覺得都有講了,卻毫無用處,以為講完了,事實上卻沒有互相明白對方的意思。
(摘錄自《有些事,真不好說》,天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