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營商宣教的四重底線

文/Paul Chin & May Chen 譯/翻譯團隊

  使用符合環保原則的本地材料,為重視環保的西方客戶提供設計精良的產品,同時為發展中國家的窮人創造就業機會,建立既可盈利又具有宣教使命的企業,有可能嗎?
這是個真人真事的見證:一位在西方事業如日中天的企業高管,放下原來的工作,前往發展中國家,以使命營商的精神創業,委身服事貧苦人。

創意經營、力求卓越

在研究了當地的社會文化與人力資源後,他得到啟發,採用本地古老的手工技術和當地可用的高環保性原材料,生產倉儲行業具創意的手工應用產品。這個企業目前僱用了近200名員工,並繼續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不久可望達到僱用1000名員工的可能。
由於該地區的氣候與土壤條件,這裡的農民每年只能栽種一期農作物,不像其他地區能夠種植兩到三期。這使得許多農民處於長期貧困狀態,非常容易淪為人口販賣和性交易的受害者。許多原來只能糊口的農民,經這家公司聘用之後,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現在可以為家人提供溫飽。
作為一家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企業,公司在經營的各個方面都力求卓越。倉儲櫃採用當地的高環保性材料製成,而不是不可循環再生的木材。這些材料在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的劣質土地上生長良好。對於製作這些材料所需要的植物,該公司已經完善了培育技術。他們還在產品製作中使用植物提取物中的天然染料。此外,嚴謹周密的設計有助於材料的使用最大化,減少浪費。有效的產品包裝進一步減少了貨櫃空間的浪費和產品的碳足跡。

以愛彰顯福音

工廠中大約30%的工人是女性,大多數未受過教育,她們的薪水卻遠高於該國的平均水準。工廠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環境,以確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員工可獲得養老金/退休金、帶薪假期、病假和一次性支付的離職金。即使在工作時段,員工也可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工人協會定期開會,向管理層傳達並溝通他們所關顧工人的情況。
在所有這些方面,企業培養出一種精神,見證了神對人的愛,特別是對貧困和有需要的人的愛。它展示了一種基於信仰的財富創造途徑,保護和促進人的生活、健康和尊嚴。
其中一個見證總結了許多工人的故事:「在加入這個公司之前,我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期。而現在因為有了穩定的收入,我不僅可以送孩子上學,每個月還可以在銀行存錢。現在,我和丈夫可以共同規劃我們的未來。」

收割需要時間

營商宣教的四重底線旨在整全地見證福音,帶來經濟、社會、環境和屬靈方面的轉變,以祝福未得之地的人群。
人們需要在聽到福音之前先看到福音。一位經驗豐富的營商宣教導師如此觀察:在許多穆斯林國家,一位穆斯林員工向他的基督徒老闆提出關於信仰的第一個問題之前,通常會先觀察這位基督徒老闆大約三年時間。在決定是否跟隨基督之前,他可能還需要等待四年。工作提供人與人日常接觸的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福音在未得之民的社區中,必須以很實際的方式活生生地展現出來。
營商是一件辛苦的事。在敵視福音的發展中國家,營商宣教更加艱難。在準備土壤和播種之前,需要時間和堅強的毅力先去除石頭、沙子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質。收割沒有捷徑可走!

營商宣教的四重底線

  顯然,任何企業的重要底線在於它是盈利還是虧本。在過去的五十年裡,環保主義者和社會公義倡導者一直在推動更廣泛的商業底線的定義,擴大傳統的底線,即通過增加社會和環境影響來衡量財政業績。
這三重底線通常被稱為三個P:
人(People),地球(環境、Planet)和盈利(Profit)。
營商宣教還有第四重底線:
神的旨意(Purposes)。
  神的子民應該如何以服事神的心態來經營企業,才能在經濟、社會、環境和屬靈方面祝福他人?
營商宣教不只是賺錢奉獻給教會、福音事工或慈善機構。營商宣教關注神所關注的事並實踐出來。
營商宣教關注公義,因為神關注公義。當舊約中的先知們看到人們在市場中欺騙、賄賂和剝削他人時,他們大聲疾呼,反對不公義的行為。營商宣教關乎人的尊嚴,為人們創造就業機會,以至於他們可以供養家庭並過富有成效的生活。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並且託付人工作的使命。營商是關乎神的創造,讓人成為在地上對神負責任的管家。
至終,營商宣教是關乎神的大使命。基督徒在處理與主管、同事、下屬、客戶、供應商、投資者、信貸者/債權人、政府,甚至競爭對手關係過程中彰顯福音、活出信仰。當企業通過聘僱和照顧孤兒寡婦來打擊人口販賣等社會邪惡時,這正是雅各書一章27節所定義的「真實敬拜」。
總而言之,四重底線(4P’s)要求有使命感的企業致力於:
‧服事人(People)
‧履行神的旨意(Purposes)
‧作神在地上的好管家(Planet)
‧盈利(Profit)

財富創造:基於信仰的宣言

  在考慮營商宣教之時,我們需先探究聖經對商業,甚至更基本的創造財富,到底怎麼看。全球營商宣教組織(BAM Global)主席邁茨‧圖內哈格(Mats Tunehag)指出:「聖經以三種方式談論財富,一種是不好的,兩種是好的。囤聚財富遭譴責;分享財富受鼓勵;創造財富既是神給的恩賜,又是命令。然而除非創造了財富,否則哪有財富可供分享?」
箴言卅一章描述了一位敬虔的女商人開闢財源的活動:評估市場、投資、獲利、再投資。她兼顧製造與銷售;她明瞭供需鏈及財務管理;她提供就業機會,且扶弱濟貧。她透過商業行為示範對神的事奉和對人的祝福,轉化個人與社群榮耀神。
  當創造財富遭誤解時,相較於全職事奉或幫助人的專業,教會裡的商人會被輕看,因為他們「不過在賺錢罷了。」
  2017年,洛桑運動(Lausanne Movement)和BAM Global在泰國舉行了「創富在整全轉化中的角色」(The Role of Wealth Creation for Holistic Transformation)全球諮商會議。來自20個國家的企業界、教會界、及學術界代表,討論這些錯置的概念對福音影響世界的衝擊。他們探討與創造財富相關的聖經議題,譬如公義、貧窮、管理,以及教會的角色。以下宣言被譯為15種語言,是討論的總結(中文版請見http://www.chinesebam.com):

創富宣言(Wealth Creation Manifesto)

1.創富源於創造萬物的神,祂創造了一個豐富、充滿多樣性的世界。
2.我們是按照神的形像創造的,要與祂一同創造,為共同利益創造產品和服務。
3.創富是一個聖潔的呼召,也是神所賜予的恩賜,是聖經所表彰的。
4.創富者應當受教會認可,經裝備後被指派到各民族和國家中的職場服務。
5.聚斂財富是錯誤的,分享財富應當受到鼓勵,但是如果沒有財富被創造出來,也就沒有財富可供分享。
6.慷慨是普遍的呼召。知足是一種美德,但物質上的簡樸則看個人抉擇。非自願的貧窮應當得到緩解。
7.通過商業創富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慷慨捐贈,儘管這是要表彰的;良好的經商在提供物質上有其固有的價值,它也可以是社會中良性轉化的媒介。
8.商業具有創造金融財富的獨特能力,它同時也有可能為許多持份者創造不同的財富,包括社會的、知識的、物質的和屬靈層面的財富。
9.通過商業的創富已被證明能使人們和國家擺脫貧困。
10.創富必須始終按公正追求並懷有對窮人的關懷,同時應敏銳每種獨特的文化背景。
11.創造關懷不是可有可無的。對創造和環境挑戰之商業解決方案的管理,應該是通過商業創富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呼籲

我們將這些宣言展示給全球的教會,尤其是商界、教會、政府和學術界的領袖。
•我們呼籲教會將創富作為我們對民族和社會整體轉化的核心使命。
•我們呼籲進行新的、持續不斷的努力,以裝備和動員創富者。
•我們呼籲創富者堅持不懈,努力用神所賜他們的恩賜去服事神和人。
創富的最終目的是使神得榮耀(Ad mariorem Dei gloriam―AMDG)。
註:

本文譯自活傳國際Go Live Serve International Inc.通訊2018夏季號,欲更多了解雙職事奉及營商事工文章,可參閱機構網站www.GoLiveServe.org 及作者發表在《大使命》雙月刊第123期(2016年8月)的文章〈營商宣教:為何、如何?〉。

 

本文摘自《2019神國雜誌第55期》, 歡迎廣為轉發分享。
 
本文取材自《神國》季刊。
該雜誌為「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之代表性刊物,強調以前瞻力、突破力、挑戰力、感動力、知識力、行動力兼具的内容與風格,召喚讀者以信仰視角,關注人才、外展、文化、關係與社區議題。該協會每年在美國賓州、臺灣舉辦「文化實務營」。
索閱《神國》雜誌及報名營會,請上網www.e-krc.org
 
#神國雜誌
#營商
#宣教
#未得之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