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互相扶持的五隻手和手臂

待在教會裡很好,但這樣就夠了嗎?

神對教會的心意是要我們進入社區,帶來一個影響力。就好像麵酵的比喻一樣(馬太福音十三章33 節),麵酵必須進入麵團裡面,使整個麵團發起來。耶穌並沒有教導我們說:「你們要作一個麵酵團,跟麵團對抗。」但是今天教會正在做這件事情:教會成為了一個麵酵團與麵團對抗!這樣
做就錯了!耶穌說我們是麵酵,要進入麵團,然後麵團就會發起來;這才是影響世代的方法。絕對不是變成麵酵團來與麵團對抗,而是成為麵酵進入麵團。

文 / 劉彤,《與神夢想無限可能》作者

神的心意不是要我們躲在教會裡、享受神的同在就算了,神的心意乃是要我們如同耶穌一樣,道成肉身,進入社區。

神的心意是要教會更加的入世

所以,神的心意不是要我們躲在教會裡、享受神的同在就算了,神的心意乃是要我們如同耶穌一樣,道成肉身,進入社區。

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服事這個世代

在耶穌帶著彼得登山變相的故事中,當彼得看到神榮耀之時,他興奮的提議為摩西、以利亞、耶穌搭三個棚子,因為他想就這樣待著、不要下山了。但是,隔一天,耶穌就帶著彼得下山,繼續醫病、傳道、趕鬼。這就告訴我們,山上的經驗雖然很美好,但山上的經驗是為了山下的服事。

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常常只看見人靈魂的需要,卻忽略了世人在肉體跟情感心靈上的需要,以致於教會跟社會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其實,肉體與心靈的需要,是人們最直接的需要;我們應該先滿足這些基本需要,然後再把人帶到神面前,填補他們靈魂的需要。

主耶穌的服事的方式,永遠是先滿足人肉體跟心靈的需要,然後再把人帶回到神的面前。當那位長大痲瘋的病人來到主耶穌面前求問主,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主耶穌說:「我肯,潔淨了吧!」主沒有說:「先悔改!」不是說叫人悔改不重要,而是今天教會在傳福音的過程中,常常忽略了主憐憫的心腸,那才是真正能觸動人心,叫人回轉的關鍵。

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影響這個世代

教會不但是為了神的榮耀存在,教會更是為了這個黑暗的世代而存在。正是因為這個世界是在黑暗當中,所以主耶穌對我們說:「你們就是世界上的光。」「光」沒有權利來埋怨黑暗,但「光」卻有責任來照亮黑暗。怎麼照亮法呢?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五章 16 節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主的心意乃是要我們用世人所能明白的「好行為」來影響世界。今天很多時候,我們是發光了,只不過我們的光沒有照亮世界;我們把燈點在斗底下,自己在教會裡面發光。我們只照亮自己,但外面卻依然黑暗。教會沒有成為一個燈塔,卻成為了一個象牙塔。

教會需要主動的進入社區、參與社區。在面對社會層層的問題之時,教會必須成為解答的一部分。就好像當年福音傳到歐洲,為當時蠻荒的歐洲世界,建立基督教的文明。當福音傳到美國,也帶來美國兩百多年來富強的光景。所以,福音所到的地方都應該帶來影響世代的力量,而教會就應當是神影響世代的器皿。

(本文摘自《與神夢想無限可能》,第十五章 活出光,照亮世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