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教練情境3:目標導向
你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的時刻——好像一旦你作了明確的選擇,並宣布目標之後,似乎全宇宙都在支援你,而且過去以為無法克服像座山的阻礙,突然卻變得很容易。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身為一個基督徒,設定目標是作出明確的選擇,是一個信心的舉動,踏入你認為神要你去做的事,在某方面有點像相信禱告蒙垂聽。
教練情境2:以當事人為中心
想在兩分鐘內診斷出一個人掙扎了十年的問題,這是傲慢的心態。我們是否在表達這個人太被動、太懶散,連想個辦法都不想?或是我們的靈命比較成熟,所以一眼就可以看透他們多年來問題的所在?這種「自視甚高」在服事中是很常見的心態。我喜愛教練的一點,就是它是「以當事人為中心」。這種與人一起共事的方式,能尊榮他們自己也有能力去聆聽神的聲音。
教練情境1:以關係為基礎
當我們害怕被論斷或被拒絕時,我們就會隱藏自己真實的樣貌,然後戴上面具(一個虛假的外表),這樣別人才看不出我們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好。面具,對教練關係造成的問題,就是在教練會談中,無法跟真實的人處理真正的議題。就算表面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也不會改變當事人的生命。
建造他人,別解決問題
要成長為一個領袖,一個人必須逐漸增加自己採取主動和承擔責任的能力,就是:「領袖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所以,當我扛起其他成人的責任,還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時,對他人一點益處也沒有,事實上,我可能還把事情弄得更糟,因為我介入去解決他的問題,而這個境遇,是神為了要培育他成為領袖而量身訂做的。
引領你走向更有影響力的位置
在21世紀的民主自由氛圍中,我們急迫需要一種嶄新的團隊合作與領導文化。教練,是不可或缺的選項及最佳實務。領導力教練,也就當仁不讓地坐在首席的座位上。讓這個果實和文化能落地的關鍵,就是教練的心要被育成和保守。
但以理或是沙發馬鈴薯?
猶太人犯罪導致被擄,但以理對此毫無個人責任,但是,他為同胞負起責任並且悔改。他採取主動,禁食禱告為了神的回應,且他也讓神塑造自己的個性。但以理為他的景況負責,神的力量就釋放了,並且一個徹底改變全國的蛻變就發生了。今日的基督徒也面臨了相同的選擇:選擇被動,或選擇像但以理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