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從電影《沉默》談對日本宣教
國際著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沉默》(Silence)一片, 創下好萊塢電影首次全片在臺灣取景紀錄,並獲選為2016年「十大年度電影」。 |
本片由日本天主教知名作家遠藤周作1966年的作品《沉默》改編而成。感謝上帝使用兩位有藝術天分的作家與導演,藉本片讓基督徒深切反思信仰的核心與價值,及在日宣教的攔阻與歷史文化背景。
馬丁‧史柯西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沉默》是關於一個人從痛苦中明白到神的愛比他所知的更奧秘,祂為人留下的道路比我們所知的更多,而祂一直都在……即使祂沉默。」
本片描述十七世紀初,德川幕府時代嚴禁國民信奉天主教,違者將慘遭酷刑。在葡萄牙的耶穌會得到消息,派往日本傳教的虔誠神父費雷拉(Ferreira)被捉拿並向強權屈服,背棄了教會。這讓教會震驚和蒙羞。他的兩名弟子,洛迪格斯(Rodrigues)和加路比(Garupe)對此難以置信,最後親赴日本查明真相。在尋訪恩師與傳教的過程中,兩位神父遭到日本官兵追捕和殘酷打壓,經歷痛苦、審判、掙扎、背叛,身體與心理都遭受極大考驗。
根據日本歷史記載,片中的神父費雷拉是真實人物,至於赴日尋找他的另兩名神父,則是作家遠藤周作的虛構。看完本片,筆者聽到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是就算逼迫再厲害,費雷拉神父也不該「棄教」,成為在日本的最後一位宣教士,導致在日宣教斷了根。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才再度開放讓宣教士進入。
另一種聲音是:費雷拉神父只是被迫妥協,表面上屈服,其實他的「棄教」正是他的「殉道」。因為有關鍵的一幕,他對弟子洛迪格斯說:「他們的死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你。如果耶穌在這裡的話,祂也會棄教,好拯救這些人免於痛苦!」
片中出現一些天主教的儀式與記號,例如:告解、神像等,這是因為作者是天主教背景。踏繪或不踏繪(踩踏耶穌或聖母馬利亞圖像),棄教或不棄教,或許不是本片討論的重點。作者及導演有相同的目標—對信仰進一步地探索。當一切外在的宗教形式都不被允許,包括聖禮、聖餐和禱告,甚至當懷疑神沒有聽禱告時,基督徒還能堅守心中的信仰嗎?
片中所探討有關信仰的掙扎與矛盾,其實也是每個基督徒可能面臨的考驗與挑戰,在屬世與屬神的兩極中,怎會沒有擺盪與掙扎的矛盾痛苦?比如太多時候,我們想愛人但又愛不出來。
片中有個令人印象深刻、往返在掙扎與矛盾中的角色—吉治郎。觀眾可能很快就把他與背叛耶穌的門徒猶大做模擬,因為他一次又一次背叛,但又一次又一次回到神父面前懺悔。在吉治郎身上,其實可以看到許多自己的影子。我相信吉次郎每次的懺悔和告解都是真誠的,只是他像許多人一樣,無論再怎麼嘗試,都會再次潰敗。這也提醒我們,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仰望基督,因為人性是如此健忘與軟弱。
這部電影裡面的角色不斷掙扎於甚麼是信仰,並不斷追問、質疑上帝「為何保持沉默」。對於所有的問題,導演似乎不想給出簡單、明確的答案。
兩張照片,說明幾百年來,日本一直有些「隱藏的基督徒」。 一個看似平常的花瓶,原來底部隱藏著十字架。(供圖:陳信評) |
若歌教會日本短宣隊2016年10月與上田牧師(右五) 及LCM瑪麗亞宣教士(左二)於若歌教會合影,左一為陳信評。(攝影:廖美惠) |
神真的沉默嗎?
這何嘗不是作者與導演兩人對基督信仰的總結呢?影片主角只是除去宗教外表的形式,內心是有神的。因為,就像影片最後所呈現的,一直把信仰牢牢握在掌心。
註:
- Liberty Corner Ministry 是母會在德國的宣教機構,宣教對象專門針對臺灣與日本。更多有關日本宣教的見證,請上網www.lcministryusa.org。
- St. Francis Xavier 1506~1552年,西班牙籍天主教傳教士,耶穌會創始人之一,最早將天主教信仰傳到亞洲的馬六甲和日本的耶穌會士。
廖美惠,來自臺灣,與夫王治元育有一兒一女。蒙特梭利認證教師,新澤西州若歌教會兒童主日學老師,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兼職學生,《神國》雜誌特約記者。呼召:教師及文字工作。
#Martin Scorsese
#沉默
#Silence
#遠藤周作
#L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