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內有不同意見乃正常狀況,但有時會惡化成衝突,一旦不同意見轉化成敵意,則衝突就有白熱化的可能。意見的不同原有其正面意義,很多時候,正是不同的看法磨擦出新的火花,為事工和組織帶來突破。依著聖經的教導來學習及處理,讓我們及時改進,可以將個人與組織帶進一個新的境界。
「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箴言二十三章12節)聽到一些訓誨、逆耳的話,當留心,豎起耳朵來聽取。意見不同反映我們有改變的必要性。「聰明人的心得知識;智慧人的耳求知識。」(箴言十八章15節)有智慧的人用耳朵尋求,主動尋找。
意見不同訓練忍耐包容
中國帝王中唐太宗很值得讚賞,對於大臣提出的意見很包容,當聽到忠臣魏徵的逆耳諍言時,其實內心是怒火洶湧,卻也只是私底下在皇后面前吐苦水,多得皇后勸慰安撫,以致能夠接受諫言。因為他能夠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休養生息,終於使社會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當一個人所領導的團隊或是公司,組織越大時,影響力越大,若能放下身段採納不同意見,是一件很具挑戰性的事。一個人的視角和能力總是有限,不同的意見有其值得正視的積極面,當我們願意採納不同意見時,對神國是有益的,胸襟開闊的屬靈領袖會為神國帶來益處。
意見不同反映需要改變
其實,不同意見正是為教會的進步提供良機。我們應該開明,心胸需要敞開。雖然違背自己的本性多有不舒服的感覺,但若放下身段,長遠來說,我們周遭的人都能得到幫助。古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屬靈領袖一樣需要寬闊的胸襟,在神國裡面能夠虛己,認真聽取意見,對教會成長形成助力。我在大學教書,被某個學生主動找上門來挑戰時當然頭痛、不舒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我讚賞這個學生,他願意來找老師解決問題是需要勇氣的。既然同學有勇氣,我當放下個人的自尊,聆聽、仔細了解同學的申訴是否有道理。若有誤解當面解釋,若有道理,就把內容記錄下來,而且當面稱讚,感謝對方。正而反而合,這樣一來,我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帶來個人與組織的發展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二十七章17節)摩擦固然很痛,但金屬磨礪之後才會變得鋒利;從與人交融摩擦的痛苦,能磨去自己身上的刺;人與人之間的砥礪可以讓彼此成長,變得越來越好;意見的不同,正好是個人跟組織發展的良機。我們需要學習懂得處理,當然,按我們原來的本性,接納不同意見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也會很痛苦,特別是由一個既定的系統導入另一個新的系統需要一段適應和過度。
健康處理衝突的方法
神容許衝突臨到我們身上,是要訓練我們在逆境裡靠著祂成長。人在風平浪靜時沒有太多特別之處,往往在艱難時方顯出信仰的本色,更是見證神榮耀的好時機。當讓人看到我們因為心裡有主,心存溫柔謙卑,放下負面的情緒,找適合的時間用愛心說誠實話,不以世人自私的方法去與人頂撞,抱著要挽回人際關係的態度去與人和好,就會歸榮耀給神。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馬太福音五章40∼41節)世人的處事態度多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而耶穌教導我們以善報惡,讓人知道我們是祂的門徒,大家應當把握機會見證神在我們裡面的生命。
遇到衝突,我們要學習在禱告中依靠神,在考驗中成長。不要因謊言而容易放棄。嘗試化敵為友,以恩典、愛心應對衝突。愛德恩.史丹頓(Edwin Stanton)曾經是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政敵,他在不同場合與林肯唱對台戲,話不留情,但林肯在入主白宮之後邀他進入內閣,一起重建經歷內戰分裂重創的美國。林肯的手下問他為什麼選用政敵?林肯說:「我這樣做,不是減少一個敵人,多加一個朋友嗎?」後來史丹頓在很多國家大事上成為總統很大的幫助,他甚至在林肯總統的喪禮上致詞。
(摘自《同工塑造‧領袖培育》第7課 面對批評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