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管理與上司的關係

很多人看管理是從第一個定義,要掌控或被掌控。但其他的定義開拓了對管理的了解。管理不等於以權力掌控,管理是負責任,做適當的決定,提供照顧和導引。

文 / 許志明(《邁向豐盛的職場人生》作者)


預防勝於治療,管理上司最好在上班之前就開始。

這裡的幾個畫面,哪個比較像你與上司的關係?

對管理上司的態度

聽到管理與上司的關係,你的反應是什麼?

•「不是我的責任!是上司管我,我不可能管他!」
•「這是搞辦公室政治,奉承人、想得好處、求升級,不應該做」
•「很好啊,應該做,怎麼做?」

這些不同的反應,和如何看待「管理」有關。對「管理」有幾個普遍的看法:

1.掌控
2.照顧和做決定
3.導引

很多人看管理是從第一個定義,要掌控或被掌控。但其他的定義開拓了對管理的了解。管理不等於以權力掌控,管理是負責任,做適當的決定,提供照顧和導引。從信仰的角度,管理是服事,以能力、負責任的態度來服事團隊。

人與人之間有不同的關係,管理關係是為我們的身分、角色負起責任,做該做、能夠做的事,目的是建立維持健康、有果效的關係。

管理上司的觀念

賈巴洛(John Gabarro)和柯特(John Kotter)兩位哈佛教授寫了〈管理上司〉(Managing Your Boss)這篇文章,刊載在1980年的《哈佛管理期刊》(HBR)。他們提出一個新的觀念,指出有果效的經理人不只善於管理下屬,也善於管理與上司的關係。人的成長是從倚靠到獨立,再到互相倚靠。成功的職場關係需要員工與上司彼此倚靠:上司需要下屬幫助他執行任務,擴展他的工作容量和影響力;下屬則需要上司給工作提供方向、目標、指導、支持、保護和資源,協助與其他部門的交涉,給予合理的待遇和獎賞。

彼此的期待

人際關係上彼此都會有所期待。在職場上,上司期待下屬能幹、主動積極、樂於合作和支持、做事盡責可靠,交給他的專案能準時做好並符合要求;對上司、公司忠誠,照顧上司和公司的利益。下屬則會期待上司信任、支持他,給他肯定和尊重、有誠信、為人公平,給他學習、發展的機會。雙方關注對方的期待,就會幫助彼此建立正面的關係。而滿足期待的基礎,是彼此的態度和品格。

缺乏管理關係的張力

可惜,我們常看到不健康的工作關係。不少上司只顧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只會叫人做事,看管理為分派工作給下屬;不提供指引,缺乏溝通;不提供幫助,讓下屬自生自滅。這樣的上司導致下屬不清楚工作的方向、目標,做事沒有優先次序,結果事倍功半。員工迷失、不滿、埋怨、對工作沒熱情、對公司沒有向心力。有些性格強、有情緒的員工甚至會拖延、對抗,不但沒有貢獻,還會破壞。

員工忽略與上司關係也造成問題。下屬消極被動,上司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他不清楚要做什麼也不問,可能覺得問就表示自己無能,或覺得老闆很忙、問也沒有用,結果所做的沒有配合工作目標,效果不好。有些員工只求達到最低的要求,缺乏能力、不求上進。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願意付出,上司不在就偷懶。導致上司覺得下屬沒勁、低效,對他沒信心。上司不能下放責任,反而加緊監督,造成關係緊張。也有下屬很自信,覺得不需要上司的幫助或指引,我行我素。上司不知道下屬在做什麼就失去信任,或覺得失控、沒有安全感。

兩位哈佛教授指出,上司與下屬的工作關係,是兩個有限、會犯錯的人在工作上的配合。這很符合聖經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建立健康的關係需要溝通、彼此了解和接納。有果效的合作是互相支持、配合互補,尋求雙方利益的重疊,營造雙贏,彼此關心尊重、欣賞和感謝。人生命的發展是從倚靠到獨立,再到彼此倚靠,而彼此倚靠的基礎是個人的獨立與成熟。有成熟的個人,才會有成功的人際合作。


(摘自《邁向豐盛的職場人生》,〈第十六章  管理上司〉)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