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上一代怎麼說】典範轉移,讓教會再復興 ‧ 孔毅



文/孔毅
國際扭轉力公司以及美國E28領導力學院創辦人
Motorola通訊業務亞太區總裁
 
  一年多前,在一位導師班學生黎源悅牧師的連結之下,一群四十多歲的中生代牧師找上了我,希望學習有關管理和領導的課程。
 
  這些中生代牧師當中,有的已經接牧師父親的班,有的則是正在準備接班,他們會找我是因為發現到接班之後,不能再繼續用父親早年的方法來管理教會,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
 
  相較於他們的牧師父親,早年引領的是一群嬰兒潮世代的會友,這些中生代牧師的牧會經驗,原先大多是在青年牧區,不太需要處理年長信徒的事情。直到接班之後才發現,天啊!這兩代人太不相同了,因而產生迷茫。
 
第一堂課,我就跟他們講典範轉移的概念,後來又陸續教了他們如何做有效的溝通、按才授職、分工授權等主題課程。
 
  所謂的典範轉移,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公司推出一個產品,起初雖然大受客戶好評,但熱賣一陣子後,又有年輕族群崛起,需求與老客戶不一樣,這時公司若是沒有用典範轉移的概念推出新產品,很快就會被另一家公司取代。
 
  這也是當代教會必須正視的警訊:為什麼年輕人不進教會?而若是再將這個問題往下延伸,又可以進一步討論到:一個大型教會應該把母堂越辦越大,讓人數越來越增長,還是將重心放在植堂?
 
  曾經有中生代牧師詢問我的看法。我的回應是說當然要植堂,以辦企業的理念來說,一旦母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增長,大到一個程度之後當然就要分割出去。這除了是經營策略的考量,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優秀人才一直待在母會的舒適圈,不僅會離民心需求太遠,同工之間也容易競爭。
 
因此,透過植堂的方式,將人才分派出去,讓他們都各擁一片天,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內耗,又能按才受職、分工授權,一舉數得。
 
  最後談談我對子駿的印象。記憶中,上課時的子駿總是非常活躍,是很陽光的一個人,也喜歡跟同樣是中生代牧師的同儕們鬧來鬧去。原先我以為,他接父親的班是輕而易舉且得心應手,看到書才知道他當初接得這麼辛苦,而且是因為父親生病才不得不為之。
 
  透過他與父親之間的牧會理念差異,也讓我們真實看到,雖然接父親的班有很多優勢,但還是發現嬰兒潮世代和年輕世代有很多不一樣。換句話說,子駿的掙扎,其實也是反映出當今年輕人進到傳統教會時,所感受到的違和感。
 
  因著上述的親身經歷,子駿在書中不僅清楚指出,教會裡的兩代之間存在著哪些差異,還提出了具體的兩代行動建議,以及小組問題討論。因此無論是作為個人的信仰追求,還是教會裡的小組帶領,這都是一本值得拜讀的好書,在此推薦給大家。
* 本文摘自天恩出版《你吃的鹽跟我吃的飯不一樣》,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 成為分辨者:從神來的洞見與查驗之道
    1
    NT$350 NT$315

小計: NT$315

查看購物車結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