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陪伴晚年. 長者照護的學習與智慧
改寫教科書的一代人
幫媽媽洗完澡,換上睡衣。我正低頭把褲管套上她的腿,卻感覺她的手正在輕撫我的頭:「妳小時候都是我給妳穿褲子,現在換妳給我穿褲子。也許這就是活得老的好處。」
媽媽九十五了,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沒想到我會活得這麼長。」
她出生的時代,人類的平均壽命一般不超過五十歲,很多人在三、四十歲期間因為戰亂或疾病而離世。媽媽和許多高齡長者改寫了歷史,也改寫了教科書,其中一個科目是「發展心理學」。
媽媽九十五了,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沒想到我會活得這麼長。」
她出生的時代,人類的平均壽命一般不超過五十歲,很多人在三、四十歲期間因為戰亂或疾病而離世。媽媽和許多高齡長者改寫了歷史,也改寫了教科書,其中一個科目是「發展心理學」。
畢生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主要是研究人類隨着年齡的增長,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轉變。傳統的發展心理學建基於20世紀初期,當時的學者把兒童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相提並論,認為一般人的心理發展在成年以後就不再改變,所以只著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卻忽視成年期和老年期的發展。
隨着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以及社會結構的複雜化,心理學家開始發現人類在成年以後,心理狀況仍會繼續發展。生命每一階段都受以前的時期影響,也影響以後的發展,不少老年人的問題是由成年期積累而成。長者的心理健康益發引起關注。
1970年代,有學者提出「畢生發展心理學」(Life-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他們認為,發展心理學應研究人類從胚胎到死亡的全部過程。人的發展和衰老不只是生理過程,也是社會環境作用的結果。發展過程是多元的,包含生理、心理和社會。最值得一提的是「終身學習」的觀點:學習並不只限於兒童期,任何一個階段的人都需要學習。
隨着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以及社會結構的複雜化,心理學家開始發現人類在成年以後,心理狀況仍會繼續發展。生命每一階段都受以前的時期影響,也影響以後的發展,不少老年人的問題是由成年期積累而成。長者的心理健康益發引起關注。
1970年代,有學者提出「畢生發展心理學」(Life-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他們認為,發展心理學應研究人類從胚胎到死亡的全部過程。人的發展和衰老不只是生理過程,也是社會環境作用的結果。發展過程是多元的,包含生理、心理和社會。最值得一提的是「終身學習」的觀點:學習並不只限於兒童期,任何一個階段的人都需要學習。
發展任務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赫威斯特(R. J. Havighurst)提出發展任務(Development Task)的概念,意指個人到達某一年齡階段時,社會期待他在某些行為發展上應該達到的一些標準。例如小孩子進入幼稚園,會被要求自行如廁、服從簡單命令、能走能跑能跳、認得數字等。若不能做到,就會被視為在發展上落後同儕。
赫威斯特認為,個人行為的發展方向和程度與環境息息相關。所謂「身心發展良好」,就是在某年齡階段能做好該年齡應該做的事,亦即完成了社會所要求的「發展任務」。每人生命的每個階段均有發展任務,若能及時完成,有助於下一階段發展任務的圓滿達成。
這個概念並不難懂:小學兒童要上算術課,必須先學會讀寫數字;能夠掌控身體動作的協調,才可以上體育課;懂得服從命令才會守紀律。達成這些任務,取決於是否圓滿完成幼兒期的任務。
著名的心理社會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將人生分為八個階段,並且列舉各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艾瑞克森並著有《人生八大階段―老年研究報告》(張老師文化公司,2000),將焦點集中在老年期的研究。後來的學者根據他的理論又延伸出新的項目。
赫威斯特認為,個人行為的發展方向和程度與環境息息相關。所謂「身心發展良好」,就是在某年齡階段能做好該年齡應該做的事,亦即完成了社會所要求的「發展任務」。每人生命的每個階段均有發展任務,若能及時完成,有助於下一階段發展任務的圓滿達成。
這個概念並不難懂:小學兒童要上算術課,必須先學會讀寫數字;能夠掌控身體動作的協調,才可以上體育課;懂得服從命令才會守紀律。達成這些任務,取決於是否圓滿完成幼兒期的任務。
著名的心理社會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將人生分為八個階段,並且列舉各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艾瑞克森並著有《人生八大階段―老年研究報告》(張老師文化公司,2000),將焦點集中在老年期的研究。後來的學者根據他的理論又延伸出新的項目。
照顧長輩成為新的發展任務
有人將人生的階段按照季節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延長壽命等於延長冬季,就是成年晚期或老年期。冬天不止變長了,也延後了。從前六十歲算老年,現在六十歲還是中年。
既然老年期變長了,該做的事也就變多了,原先沒有想到的也會浮現出來。
九十來歲的老年人,不論多麼健康,在精神和體力上亦難與中壯年人相抗衡。日常生活中一些例行瑣事都可能感到吃力,因此他們需要照顧,而照顧的責任自然而然落在成年子女身上。
華人文化重視孝道,照顧父母是報答親恩的表現,「子欲養而親不在」一向是人子之慟。如今大多數中年人面臨的是「子欲養而親在」,對五十五至七十歲這個年齡層而言,退休生活可能不是享清福而是照顧父母,不是含飴弄孫而是烏鴉反哺。
這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發展任務,因為照顧父母涉及雙方的個人歷史和彼此的互動,可能引發衝突,也可以改善關係、化解過去的心結。
角色互換的因應之道
媽媽對我說:「早上睜開眼,第一個看到的人是妳,我就很有安全感,好像小孩子見到媽一樣。」記得我小時候,如果早晨醒來看不到媽媽,即使家裡還有別的大人在,也會覺得很失落。沒想到現在媽媽也有相同的感覺。
一旦成年子女開始照顧父母,角色互換的問題就產生了。新的需要給原有的關係帶來改變,首先要克服的是情緒。
子女所面對最艱難的情緒是目睹自己父母的改變:由強變弱,由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由保護者變成被保護者,由獨立自主者變成依賴他人。
建立數十年的互動模式被迫更改,雙方都很難適應。但是請記住,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方式並非一成不變。真正的安全感不是靠著抓緊過去的回憶,而是活在當下,並且接受無法改變的事物。
縱使角色會互換,人倫關係卻是不變的。父母永遠是父母,就算他們因年老失能或失智,行為能力如同甚至不及幼兒,他們仍然需要受尊敬。
聖經教導:「你(父)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老人家對別人的態度十分敏感,一不當心就可能傷及他們的自尊。要讓父母知道,無論他們的能力如何,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敬重不會改變。
一方面要為父母提供安全的環境和照顧,一方面又要尊重他們的意願和主權,兩者之間如何平衡絕非易事。在可能溝通的範圍內,儘量徵詢父母的意見,並尊重他們的選擇。下面有幾點建議:
一旦成年子女開始照顧父母,角色互換的問題就產生了。新的需要給原有的關係帶來改變,首先要克服的是情緒。
子女所面對最艱難的情緒是目睹自己父母的改變:由強變弱,由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由保護者變成被保護者,由獨立自主者變成依賴他人。
建立數十年的互動模式被迫更改,雙方都很難適應。但是請記住,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方式並非一成不變。真正的安全感不是靠著抓緊過去的回憶,而是活在當下,並且接受無法改變的事物。
縱使角色會互換,人倫關係卻是不變的。父母永遠是父母,就算他們因年老失能或失智,行為能力如同甚至不及幼兒,他們仍然需要受尊敬。
聖經教導:「你(父)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老人家對別人的態度十分敏感,一不當心就可能傷及他們的自尊。要讓父母知道,無論他們的能力如何,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敬重不會改變。
一方面要為父母提供安全的環境和照顧,一方面又要尊重他們的意願和主權,兩者之間如何平衡絕非易事。在可能溝通的範圍內,儘量徵詢父母的意見,並尊重他們的選擇。下面有幾點建議:
1. 在重大的決定上,由父母做主,兒女只需從旁協助他們完成願望。
譬如預先立好醫療囑咐文件,指定執行人,將有關重要決定的記錄和文件妥善保存。這樣能避免事到臨頭,家人因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產生矛盾。
2. 保持坦誠的溝通。
有些老人家對自身的衰退會表現出挫折和憤怒的情緒,說出類似「為甚麼我不早一點死掉」、「我不想成為別人的累贅」的話。
這時兒女最好就是靜靜聽,待他們宣洩之後,再慢慢撫慰開導,表達關心和支持,重申對照顧的承諾。當他們願意敞開自己時,就可以看見真正的需要,知道具體該怎麼做。
3. 藉助專業人士的知識和意見。
有些父母不願意在兒女面前「示弱」。朋友們常問:「怎樣才能讓父母知道他們能力的限制?」兒女希望能夠未雨綢繆,加強安全設施,像裝扶手、護欄以防跌倒。可是父母不肯配合怎麼辦?通常專業人士作為中立的第三者,可以幫忙打破僵局。
媽媽走路重心不穩,常令我捏一把冷汗。勸她使用手杖,她總以用不慣反而會摔倒作藉口。直到有一天扭傷了腿,請了復健師來家治療,那人非常有耐心地教她使用助行器,二人互動愉快。在復健師鼓勵下,媽媽對助行器使用益發嫻熟,也逐漸發覺它的好處。現在不需要我提醒,她走路都會用助行器。
照顧長者的壓力和動力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進行了許多關於長者照顧的研究,其中1項重點放在照顧者身上。長久以來主要照顧者多為中年女性,角色是女兒,也有妻子。新的趨勢顯示有更多40歲以下的加入這個行列,仍以女性為主。小媛就是一個例子:
小媛三十五歲,未婚,研究所畢業。父母離異,母親再婚,父親幾年前去世,留下高齡的祖母。小媛自幼由祖母帶大,祖孫感情很好。兩年前祖母開始出現失智症狀,小媛成為主要照顧者。
祖母尚有兩個女兒,都早已遠嫁,與娘家不大往來。小媛為了照顧祖母,無法全時間工作,只能兼差。除了臉書的朋友圈,她沒有社交生活,沒有事業,也無暇顧及婚姻。
有時小媛會向我抱怨兩個姑姑平日對母親不管不顧,偶爾來看望一趟,送些補品和錢,祖母就開心地不得了,「可是我天天在她眼前,大家卻視為理所當然。」小媛覺得委屈,但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因她無法割捨那份親情,更不願將祖母送去安養中心,就憑這個意念,她一天天堅持下去。
眾所皆知,照顧者長期在身心和經濟上的消耗極大,此外隨著所處的年齡層,又有不同的困難。
年輕單身如小媛者,約會交友機會大減,工作上競爭力也受影響。有家庭的人與配偶子女相處時間變少,若得不到支持和諒解,婚姻及親子關係都易緊張。退休人士則可能要面對本身的老化和健康問題。
但在同時,研究調查也發現不少正面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照顧者有機會報答親恩,增進雙方感情。其次,經由照顧過程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關係,幫助家人團結。再者,來自被照顧者、家人、社區的肯定和鼓勵,能提升照顧者的自信和自我形象。「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照顧者的兩大動力。
小媛三十五歲,未婚,研究所畢業。父母離異,母親再婚,父親幾年前去世,留下高齡的祖母。小媛自幼由祖母帶大,祖孫感情很好。兩年前祖母開始出現失智症狀,小媛成為主要照顧者。
祖母尚有兩個女兒,都早已遠嫁,與娘家不大往來。小媛為了照顧祖母,無法全時間工作,只能兼差。除了臉書的朋友圈,她沒有社交生活,沒有事業,也無暇顧及婚姻。
有時小媛會向我抱怨兩個姑姑平日對母親不管不顧,偶爾來看望一趟,送些補品和錢,祖母就開心地不得了,「可是我天天在她眼前,大家卻視為理所當然。」小媛覺得委屈,但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因她無法割捨那份親情,更不願將祖母送去安養中心,就憑這個意念,她一天天堅持下去。
眾所皆知,照顧者長期在身心和經濟上的消耗極大,此外隨著所處的年齡層,又有不同的困難。
年輕單身如小媛者,約會交友機會大減,工作上競爭力也受影響。有家庭的人與配偶子女相處時間變少,若得不到支持和諒解,婚姻及親子關係都易緊張。退休人士則可能要面對本身的老化和健康問題。
但在同時,研究調查也發現不少正面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照顧者有機會報答親恩,增進雙方感情。其次,經由照顧過程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關係,幫助家人團結。再者,來自被照顧者、家人、社區的肯定和鼓勵,能提升照顧者的自信和自我形象。「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照顧者的兩大動力。
照顧者的成長
根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理論,每一階段的發展任務如果順利完成,個人就能培養出相關的品格:在成年早期是愛,在成年中期是關懷,在成年晚期是智慧。
通過照顧的過程,一個人可以藉著關懷另一個人來表達愛,也在經歷他人的病痛和死亡中得到智慧。守護陪伴親人走過人生最後階段,是人格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完成這一環節的發展任務,可以幫助個人成熟,找到真愛的意義,獲得喜樂和滿足。現代社會過分標榜物質,以為一切服務都可以用錢買到,可是付出愛心所換來的成熟,絕非金錢能買得到的。
十八世紀美國神學家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有句名言:「天堂是一個愛的世界。」(Heaven is a World of Love.)照顧的經歷對身心或許是折磨,卻能淨化靈魂,使我們能更深、更無私地去愛一個人,也更接近天堂。
一位過來人說:「經過照顧祖父母和父母,現在我不怕老、不怕死、不怕失能或失智,因為我曾和他們一同走過。我已準備好去面對自己的老化、衰退和死亡。即使遭遇各樣疾病,也不害怕,我會去適應、去接受。雖然不喜歡,但知道這些事能使我變好,增加對上帝的信心。」
通過照顧的過程,一個人可以藉著關懷另一個人來表達愛,也在經歷他人的病痛和死亡中得到智慧。守護陪伴親人走過人生最後階段,是人格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完成這一環節的發展任務,可以幫助個人成熟,找到真愛的意義,獲得喜樂和滿足。現代社會過分標榜物質,以為一切服務都可以用錢買到,可是付出愛心所換來的成熟,絕非金錢能買得到的。
十八世紀美國神學家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有句名言:「天堂是一個愛的世界。」(Heaven is a World of Love.)照顧的經歷對身心或許是折磨,卻能淨化靈魂,使我們能更深、更無私地去愛一個人,也更接近天堂。
一位過來人說:「經過照顧祖父母和父母,現在我不怕老、不怕死、不怕失能或失智,因為我曾和他們一同走過。我已準備好去面對自己的老化、衰退和死亡。即使遭遇各樣疾病,也不害怕,我會去適應、去接受。雖然不喜歡,但知道這些事能使我變好,增加對上帝的信心。」
老年期的心理建設
「不知老之將至」固然好,但也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開始想。應當趁還有能力的時候好好準備,計畫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
究竟甚麼是老年期的發展任務?下面簡單列出幾點:
1. 回顧、重溫過去,找到自己一生的意義。
2. 完成當做的事。
3. 修補人際關係的缺欠。
4. 學習接受自身的極限。
5. 學習和藹可親地接受他人照顧。
6. 處理親友逝去的哀傷。
7. 克服對未來的恐懼。
8. 進入人生終站。
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年老、病痛和死亡所賦予人生的意義,讓我們知道如何期待,詩歌《奇異恩典》第3節:「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安然經過,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正是此階段的心情寫照。
究竟甚麼是老年期的發展任務?下面簡單列出幾點:
1. 回顧、重溫過去,找到自己一生的意義。
2. 完成當做的事。
3. 修補人際關係的缺欠。
4. 學習接受自身的極限。
5. 學習和藹可親地接受他人照顧。
6. 處理親友逝去的哀傷。
7. 克服對未來的恐懼。
8. 進入人生終站。
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年老、病痛和死亡所賦予人生的意義,讓我們知道如何期待,詩歌《奇異恩典》第3節:「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安然經過,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正是此階段的心情寫照。
真愛長存,成長不息
學無止境,亦無止期。「畢生發展心理學」主張,學習可以持續到生命最後一刻。對信上帝的人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在永恆裡我們還會成長。天堂是愛的世界,上帝就是愛。我相信,在天堂裡我們要繼續成長,學習認識真愛的源頭,學習去愛。
本文摘自《2018真愛家庭雜誌第104期》,歡迎廣為轉發分享。
文/黃琪恩
本文取材自《真愛家庭》雙月刊。
該雜誌為「國際真愛家庭協會」之代表性刊物,以陪伴全球華人「將心歸家享最愛,守住真愛守住家」為宗旨,提供全人性、全程性、全面性的專業服務。
該雜誌2001年創刊迄今所有内容,及該協會所有課程、教材及服務,請上網查詢:www.familykeepers.org
#真愛雜誌
#長輩
#照護
#老年
#照護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