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滿$799,即可享免運

市場經濟的法則和美德 . 專題報導

神學/倫理學-經濟學
近代經濟學是對宇宙秩序-落實而人類財富累積原因的探索和尋找。「國富論」的子標題是「對各個國家財富形成本質和原因的探究」。畢竟史密斯指出人類在財富和福祉增加上,亦有其和諧的道理,人們藉由分工(Specialization)和無礙的交換,才是人類幸福得以增加的上天意旨。
古典經濟學家常用:自然(正常)價格、自然(正常)利潤、自然工資率、自然利息等觀,描述這個經濟世界中市場調整的過程。譬如容許價格漲跌,廠商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市場,生產者長期是可獲得正常(自然)利潤。透過人類在市場上的自由運作,如果有超額利潤,也是短暫現象,長期也會消失。市場產生的力量,固為利己心所導引,復因競爭的發揮,約制了自私心和壟斷的作為,市場的發揮,如自然法則一般,需要被尊重。
市場經濟有其回復均衡力量但也有市場失衡問題。在陷入經濟困境當中,因為涉及到人的優先價值,執政者又不能任由或只等候長期均衡慢慢的恢復,而不予干預。正如凱因斯所說:「……長期,我們都死了。」聖經法老王前面的約瑟宰相,以政策調劑市場盈虛,扶助國家經濟走過低潮便是一種智慧。雖然古典學派認為經濟波動,總歸是要回歸均衡狀態,但基於人的尊貴生存價值,政府若運用經濟措施介入,來維繫自由市場的暢通無壟斷的運作,自屬合理。

背離市場
人類歷史上許多悲情,金錢常以高利貸的形式,以趁人之危來轄制人,產生悲情。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之時,政府過度壓低利率,產生另外一種亂象。
原因資本的供需原是有它自然價格(利率)的,惟2008年以後,美國聯邦準備銀行和各國彭懷南們肆意以人為方法增發鈔票壓低利率,以刺激經濟。表面上一般物價似屬平穩,但是如此降息卻使得全世界資產-特別是房地產價格高漲,使得許多國家中,由於政府不察覺,及政策的隋性,都市裡有產者和無產者之間財富兩極化加劇,年輕世代失望無助,造成各國結構性的災難。年輕世代的吶喊,貧富差距又成為當代的悲情。這是人為操控壓低利息的結果,過低被扭曲的資本價格,致使資本的錯誤配置到耐久財、房地產上面去。造成房價只漲不跌的錯覺。此種過度人為壓抑資本的價格--利息,終將使各國政府、人們付出巨大的代價。
* 本文摘自天恩出版經濟趨勢與因應之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Calculate Shipping
    運送選項會在結帳時更新。
    • 再449元免運
    • 再449元免運
    • 再449元免運
    Scroll to Top
     
    用 閱 讀 搭 起 您 與 上 帝 的 天 梯

    成為悅讀會員

    喜歡我們的內容嗎?

    原創信仰時事內容|好書精選摘錄

    進入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