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對於苦難中人的關心

文/李信政牧師(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台北衛理堂)

  何照洪長老是我敬重的牧者,我在2011年認識何長老時,我還是神學生,在石牌禮拜堂實習。我對何長老的印象是,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他也穿著短袖的襯衫;他是教會開拓者;他是在非洲宣教的宣教士;他是個醫生;他是珍惜光陰的人。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只要他人在台北就一定會來禮拜堂參加每日的晨更,甚至後來他會在晨更之前,將當天的靈修讀經心得先用電腦打成電子檔分享給大家,接著才進來禮拜堂晨更。這表示他在早晨四、五點的時候就已經在預備六點的晨更了,這件事深深地影響我,提醒我看重早晨與主親近的時光

  衛理公會的會祖約翰‧衛斯理也是每天極早醒來禱告的人,他當時領導的循道運動所做的佈道工作和社會關懷,直到如今仍深深地影響著人們。我相信約翰‧衛斯理與何照洪長老他們有如此充沛的宣教動力和對社會的愛心,除了他們個人的資質以外,每日的晨更一定也是他們力量的來源

 

 

 

神慈愛的屬性
     《約伯記靈拾》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神的屬性不只是威嚴的,祂更是慈愛並且樂意與人互動的。在華人的民間宗教裡,偶像神明的臉孔往往是威嚴憤怒的樣子;甚至在沒有偶像的宗教裡,他們經書所描述的神也是威嚴且容易發怒,並且是貶低人類的。但本書卻提醒我們,神就像是我們的朋友一樣,我們可以與祂談話,神是如此愛我們。對於神屬性的認識,這也提醒我們這些基督徒,我們的出現是會讓世人感受到被關懷、被愛,還是只讓世人感受到我們正義和嚴肅的一面?這也是對現今教會的一個提醒。

對於苦難中人的關心

  書中提到對於在苦難中的人,我們要如何去關心?何長老是教會的牧者又是一位醫生,他對於陪伴苦難中的人一定很有感觸,生、老、病、死是他常要接觸的。所以他在書中提到如何關懷在苦難中的人。他提到在陪伴苦難中的人時,我們不是去和他們把真理辯論清楚了就好,這是一般基督徒常常做的事。我們更需要有愛的動機,在愛的動機底下來表達關懷是對苦難之人有幫助的。耶穌基督就是榜樣,祂也是很嚴肅,但是祂對待苦難之人的方式,就是傾聽、醫治,甚至與他們一同受苦。

神也可以透過人的苦難勝過撒但


  世人通常認為苦難是咒詛、是悲慘的事情、是會使人軟弱的。約伯記裡並沒有否認這種看法。但本書卻提到,即使是這樣,神最終還是會得勝。在約伯記裡,雖然人類的控告者撒但施加在約伯身上的病痛是令人難以承受的,但神最後還是出手為祂的僕人約伯伸冤。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難,正是代表神透過人的苦難也可以勝過撒但的明證。


《約伯記靈拾》是值得細細品嘗的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思想真理,幫助讀者在這動盪的時代中仍然仰賴神。

* 本文摘自天恩出版約伯記靈拾》,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