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神的心意是尋回失喪的人,去哪裡找這些人?

我們始終在找尋那失喪的人,總希望可以再多救一個。當我們領人認識耶穌、加入教會時,我們為此歡欣快樂。

文/張光偉,《原來,我的人生可以這樣建造:上帝陪你修築的十道門》作者

神的心意是尋回一切失喪的人,那我們就要問:「去哪裡找到這些人呢?」

「大使命」是基督信仰的根基

我們始終在找尋那失喪的人,總希望可以再多救一個。當我們領人認識耶穌、加入教會時,我們為此歡欣快樂。

大使命的範圍包含「那裡」和「這裡」,意思是無論身在何處,他人的需要都屬於我們實現大使命的範疇。當我們更多為人們禱告、奉獻,無論是財務幫補還是提供具體的資源或時間……,這些付出都在實現大使命。

大使命的範圍,談到了「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耶路撒冷」就是我們所在的地方,耶路撒冷是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工作夥伴;「猶太」就是鄰近的城市;「撒馬利亞」就是在我們附近、但文化和種族不一樣的人。對應現在的台灣,我們的「撒馬利亞」可能就是住在台灣的外國人和我們語言不相同的人,最常遇到的就是我們身邊的「外籍勞工」們,亦或是從各地來的「外國學生」們,他們都是我們需要去傳福音的人。

傳福音不是打獵,是得魚!

耶穌用「得人如得魚」來比喻傳福音,是很有道裡的。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說過:打獵是很有攻擊性的,而釣魚非常溫和;打獵是引發衝突,而釣魚是吸引,需要有好的餌才能吸引獵物;打獵是射擊獵物,而且一種子彈可以打所有獵物,但釣魚卻需要用不同的餌來吸引。

傳福音不是要抓人信主,乃是把耶穌的好帶到人面前。前者像打獵,獵人用武器獵捕目標,充滿攻擊性,而獵物只能承受,沒有選擇;但釣魚不同,釣者是用餌來「吸引」魚,過程溫和,有進有退,魚也可以選擇吃或不吃。

既然傳福音如同釣魚,我們該怎樣抓住人的注意力呢?

第一個是對方的需要,第二個是引發害怕、恐懼的東西,第三個是特別的事情。

有些人傳福音的時候,可能會用威脅口吻:「如果今天你不信耶穌,就會發生悲慘的事情,所以要趕快信耶穌。」這種方法效果不會太好。另一些人覺得只有辦演唱會,或者是要用明星或任何刺激的活動才能夠讓人信耶穌。這些方式或許可收一時之效,然而會不會很容易曇花一現呢?

所以,惟有跟對方談他們所需要和重視的,才是最容易的方法,人所重視的事物會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會讓他們開始想要了解、想要認識神,所以為基督得著靈魂,最好的方式就是討論他們重視的。

例如年輕夫妻重視孩子教養,老年人重視要去看哪一個醫生。每個年齡討論的話題不一樣,像我現在慢慢要進入五十歲,我就會開始討論五十肩,和朋友們的群組都在傳哪些保健食品、哪家醫院的復健科比較好。

多跟別人聊生活,就容易找到福音切入點。

(本文摘自《原來,我的人生可以這樣建造:上帝陪你修築的十道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