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領導力的考驗:創造正向的改變的小技巧

偉大領袖的真考驗,就是能夠把一個組織導正,而且自己成為改變的媒介。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走到別人面前,鼓勵走對的人繼續往對的方向努力,但很少人能讓一群走錯方向的人作必要的改變。

文/約翰.麥斯威爾(全球領導力專家、《從內做起》作者)

偉大領袖的真考驗,就是能夠把一個組織導正,而且自己成為改變的媒介。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走到別人面前,鼓勵走對的人繼續往對的方向努力,但很少人能讓一群走錯方向的人作必要的改變。

大約有了五年領導的經驗,我終於弄清楚我不能單改變某事,然後期待每個人都快快樂樂地跟在我後面。我二十七歲時,面臨組織上大改變的需要——新建築的建造與舊建築的重新規劃——我認知若要成功地繼續領導,我需要發展一個計畫,把改變的過程與人溝通,幫助他們在心理上和情緒上消化這個改變,然後把計畫變成行動。

好領袖總是給人時間來接受改變,但當他們發現這種接受遲遲不來,或者大家正經歷到山姆謙德形容的混亂時,他們會使一點額外的力氣幫助大家適應改變。在此情況中,有一件件事可以做:

清晰簡潔的溝通

在改變過程中,可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努力溝通得清晰又簡潔。學者會把簡單的事變複雜;溝通者會把複雜的事變簡單。身為領袖,我努力使自己發出的訊息很簡潔,我會問自己下列問題,幫助我溝通得更有效。

˙我了解我要說的話嗎?

˙他們會了解我要說的話嗎?

˙他們能把我說的話告訴別人嗎?

˙別人會了解他們說的嗎?

我為何如此?因為人若不了解某事,就會無法接受。再者,你希望那些真接受改變也確實參與的人,能幫助其他人也如此。只有能把想法溝通清楚的人才能如此。在你溝通之前,先簡化訊息,這樣你就給了那些同意者很清晰好記的訊息,可以說給其他人聽,這樣他們就幫你鼓吹了改變。

我們可以從可口可樂總裁古茲維塔(Roberto Goizueta)提出的主意,看到絕佳的例子。他是1980年到1997年的公司主席、總裁、執行長,在他任期中,他使可口可樂成為全球最為人知的品牌。麥克安德森(Mac Anderson)所寫的《212種領導力》一書中,這樣描寫這位生於古巴的古茲維塔:

雖然英語是他的第三語言,他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他有使繁變簡的能力,把複雜的想法重新包裝,用簡明有說服力的方式呈現。他最著名的就是經常重複述說可口可樂公司有無限成長的潛力:

這地球上六十億人口每個人都要喝水,平均每日需要64盎司液體,可是其中只有2盎司是可口可樂。    

古茲維塔第一次說出這樣的話,公司員工對這種原創與大膽的想法大為吃驚。最後,「差距62」就成了公司內部激勵人心的動力。

把差距62拉近,是個清晰簡單,容易重述的訊息,用來傳遞將有的改變,十分恰當。這訊息在重述給別人的時候,力量也不會減弱。

(摘錄自《從內做起》,〈第四章 領導力的考驗:創造正向的改變〉,天恩出版)

【作者介紹】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美國知名領導學專家、演說家、《紐約時報》暢銷榜作者。他的著作以五十種語言發行,銷售量超過兩千六百萬本。由他主編的《聖經‧職場事奉版》(The Maxwell Leadership Bible),亦於2009年發行中文版。

2014年,他被「美國管理協會」(AMA)公認為商業界第一名的領導者,也被《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Inc.》雜誌遴選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領導學專家。他創辦的約翰‧麥斯威爾公司(John Maxwell Company)、約翰‧麥斯威爾團隊(John Maxwell Team)、領袖裝備中心(EQUIP),以及約翰‧麥斯威爾領導力基金會(John Maxwell Leadership Foundation),已培訓過數百萬的領導者。

2015年,他們邁入新的里程碑:世界各國都有他們培訓過的領導者。身為「傑出領導網絡」(Luminary Leadership Network)所頒發的「德雷莎修女全球和平領導獎」的得主,麥斯威爾博士每年都受邀向《財星》500大公司、各國元首和許多頂尖的商業領袖,以及背景十分多元化的聽眾:美國西點軍校、美式足球國家聯盟及各國駐聯合國大使等演講。

相關文章

建造他人,別解決問題

要成長為一個領袖,一個人必須逐漸增加自己採取主動和承擔責任的能力,就是:「領袖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所以,當我扛起其他成人的責任,還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時,對他人一點益處也沒有,事實上,我可能還把事情弄得更糟,因為我介入去解決他的問題,而這個境遇,是神為了要培育他成為領袖而量身訂做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教練情境2:以當事人為中心

想在兩分鐘內診斷出一個人掙扎了十年的問題,這是傲慢的心態。我們是否在表達這個人太被動、太懶散,連想個辦法都不想?或是我們的靈命比較成熟,所以一眼就可以看透他們多年來問題的所在?這種「自視甚高」在服事中是很常見的心態。我喜愛教練的一點,就是它是「以當事人為中心」。這種與人一起共事的方式,能尊榮他們自己也有能力去聆聽神的聲音。
閱讀更多 →

教練情境3:目標導向

你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的時刻——好像一旦你作了明確的選擇,並宣布目標之後,似乎全宇宙都在支援你,而且過去以為無法克服像座山的阻礙,突然卻變得很容易。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身為一個基督徒,設定目標是作出明確的選擇,是一個信心的舉動,踏入你認為神要你去做的事,在某方面有點像相信禱告蒙垂聽。
閱讀更多 →

採取行動

教練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要運用當事人自己的洞見及能力,去發展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而教練的提問,協助了當事人有條理的分析她的情況,最後達成一個具體的行動計畫, 過程中,當事人做了所有的思考部分。教練不需對所有細節抽絲剝繭,所以可以快速有效率的處理問題。
閱讀更多 →

教練步驟 ─ 教練模型的七個要素

我們將會帶你進入教練重要、基礎的實際操作。我們會先呈現一個模型,來解釋教練步驟的七個基本要素,然後再細看每個基本技巧。教練藉著這些技巧來改變生命,並使人們的潛能得以發揮到極致。
閱讀更多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