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學習同理心

胡慧玲(牧師/博士)

幫助孩子培養同理心,可以增加孩子的社交能力與信心。「同理心」的英文是「empathy」,意思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感同身受別人的情緒。培養同理心可以提高孩童對別人的情緒及語調的敏感度,使他們能更熟練地處理人際關係。然而,要教導孩童學會同理心,父母自己一定要先做好榜樣。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以言語說出感受,若是子女還不太會表達,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辨認情緒並表示了解,這樣就是在向孩子表現同理心。

當子女對你說:「有同學推我,我很生氣。」父母要幫助孩子辨認,感受背後真正的原因。例如:孩子生氣是因為「同學推你」,還是認為「同學是『故意』推你」。如此,父母可以幫助子女找到進一步的原因。正如先生回家見不到太太就發脾氣,其背後有內在的導火線。可能是工作壓力,也可能是飢餓感,也有可能是聯想到過去不好的經驗等。有同理心的人會幫助對方找出真正的緣由。

了解每個人都有鬧情緒的時候

讓子女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鬧情緒的時候,所以與人交談時,要注意別人說話時的用語、聲調和肢體語言,以辨認別人的情緒。

積極傾聽

在表達同理心時,父母不僅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表情與肢體,還要專注以示真誠,並且運用「積極聆聽」的技巧,注意話語中的情緒,接納及肯定孩子的感受,因為感受並沒有對錯之分。例如:放學時間,家長太慢去接孩子,孩子被送到辦公室。孩子被家長領出來後顯得孩子悶悶不樂,告訴家長:「因為你太慢來接我,同學都走光,只剩下我一個,像是沒有人要的孩子!」一般父母會急著解釋自己遲到的理由:「因為高速公路塞車,所以慢了一點,你這孩子就是會胡思亂想!」這樣回答是輕看孩子的感受,沒有接納孩子的情緒,沒有發揮同理心,孩子就會在被棄感之餘,又加上不被父母理解的感覺。但若父母願意傾聽時,孩子會談論得暢快,情緒也會再次被勾起,若父母表示了解,則情緒就得到適當的紓解。

 感同身受

那麼,如何才能有同理心地回答呢?──「因為媽媽太慢接你,同學都走光了,你感覺好像被遺棄一樣,是不是?」孩子可能會回答:「是,而且,我也很擔心妳會不會出了什麼事?」「所以,你覺得害怕被遺棄,又擔心媽媽的安全?」說到這裡,孩子很可能眼淚就跟著掉下來了!此時,孩子的情緒因為被理解而得到抒解與安撫,之後家長再解釋遲到的原因,孩子就有聆聽的意願,也才能聽得進去。

面對孩子傷心、失望的負面情緒時,家長經常會不知所措,總急著想要壓抑孩子的負面情緒,甚至希望孩子的情緒立即轉為正面,而說出:「好啦,不要再難過了!」這類無用的安撫。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跟孩子好好談一談,幫助他表達與抒解內心的情緒。要是孩童暫時不想談也沒關係,可以給他一點時間,只是要讓孩子知道,只要他願意講,父母隨時準備好願意聆聽。

溝通時也要注意以尊重、信任的態度說話。要留心在家中經常使用感激和鼓勵的話語,而不用諷刺及人身攻擊性的話語,例如:「你是笨蛋/白癡/呆瓜」等傷害性的話。應以誠實及愛心表達自己的意見,注意話語中沒有指責與怪罪,中肯地描述事件或問題,並信任對方也有誠意要解決問題。溝通的態度,會決定溝通的果效。

(摘自《讓管教Q起來》第10課 全人成長4——情緒成長)

 

更多專題文 >> 請點【我也想聽你說】

相關文章

學習欣賞孩子

父母在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工程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學會欣賞孩子的獨特性,孩子也就學會欣賞自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還沒有註冊嗎?

註冊首購

滿500再折3%  滿988以上折5%

滿500元購物車享折扣、限天恩本版代理品項
用 閱 讀 搭 起 您 與 上 帝 的 天 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