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註冊 Remember me Forgot Password? 登入 註冊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重置密碼 使用Facebook登入使用Google登入使用Line登入
我經常到各地講課,大家喜歡提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其實,孩子的自信心是從小與父母之間的互動開始,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小寶如何知道自己會不會、能不能成才呢?他是從父母的眼睛裡看見了自己。父母若是經常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小寶,他肯定會覺得自己很不錯;相反,要是父母總覺得小寶這不行、那不好,那麼,他也不會覺得自己能好到哪裡去。父母在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工程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學會欣賞孩子的獨特性,孩子也就學會欣賞自己。 除了接納孩子的獨特性,家長還要睜大眼睛,時刻關注並觀察孩子的特性,讓子女從小就知道,父母是如何欣賞他的。首先,你可以告訴孩子他的名字的緣由。許多父母為孩子命名大費周章,不只參考許多相關的書籍,還要與姓氏相配,既要好聽、又要有意義。所以,要讓孩子知道,甚至在他尚未出生之前,父母就已經對他有美好的期待。還要觀察、注意孩子與生俱來的才能與特質,並告訴他們。我經常會對我家的孩子羅列他們的優點,例如:我家的老大性情溫和,脾氣好;老二從小就很幽默,又很有創意;老三善解人意,體貼善良。 開闢專屬的園地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可以在家裡準備一個屬於孩子的空間,讓他可以在其中玩耍。也可以購買兒童益智雜誌,並把書籍直接寄到孩子名下,使他感到自己被重視。我曾見過一位家長用心地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從出生到孩子長大的照片和紀念物品,用一本剪貼簿記錄、剪貼成美好的回憶冊,還加上評語與註解、花邊裝飾,真是圖文並茂,精彩紛呈。這樣的記錄使孩子感到父母的重視,自然增加自信心。 負面轉為正面 有些家長被精力旺盛的孩童搞得團團轉,因而忘記要停下手頭上的事,來欣賞子女特別之處。這裡要提醒父母一件重要的事:假如連父母都無法找到孩子可稱道之處,那子女還能指望誰來看到他們的好呢?父母要以身作則,除了接納孩子與生俱來的特性,更要張大眼睛發掘子女的正面特質。當發掘到子女特有的才能及天賦時,要講出來讓子女知道。甚至更重要的是,要慧眼獨具地將看起來像是負面的特質,轉為正面。 愛哭有什麼好? 曾有家長跟我說,他兒子的獨特之處就是「愛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哪還有什麼正面可言?就算孩子真的有這種情況,我們仍要嘗試把這看起來負面的特質轉成正面。想想看:一個愛哭的孩子會有什麼潛在的優點呢?他可能是一個敏感的孩子,而敏感的孩子難道都不好嗎?情緒敏感的人,對身邊的人事物也會較敏感,所以他是較有同情心的人。除了同情心,我們還可以想到更多其他的優點,譬如:有愛心、情感豐富。父母不應鑽牛角尖地將「哭泣」貼上負面標籤。事實上,男孩也有情感細膩的,當父母經常否定他們的感受,男孩學到的就是壓抑情緒。然而,壓抑的情緒不會自動消失,反而會因為無處紓解,只好以怒氣、暴力等不健康的方式宣洩出來。 搗蛋有什麼好 也有家長很無奈地說:「我的孩子從早到晚,總是一刻不停地搗蛋與造反,一天下來,他最可愛的時候就是『睡著』的時候!」這裡仍要再次提醒家長,要學習用心觀察,不要一味地只看到負面表相。「搗蛋」有什麼正面之處?其實,會搗蛋的孩子通常都很聰明。作父母要學習引導孩子善用聰明,幫助子女將聰明用在正確的事情上。我的兒子若照一般標準,可能也會被列為「小搗蛋」,但我覺得他很幽默,也很有創意,常常在家裡製造笑料,逗大家開心。正是因為他很聰明,所以才會變出各式各樣的花招來。 祝福的話 箴言二十五章11節:「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合宜的話就是這樣的美!家長經常對子女說祝福的話,可以減少親子之間不必要的對立。常常聽到家長罵孩子「笨」,而事實上,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有快有慢。父母愈是專注在孩子不會做的事情上,就愈會把這缺點無限放大。家長應該學會放鬆地說:「沒關係,等你找到訣竅,就會進步的。」這樣不但不會增加孩子的焦慮,更將祝福的話贈與孩子,孩子也得到鼓勵。 可能有的孩子脾氣比較暴躁,父母可以提醒孩子說:「其實,你是可以學習控制自己脾氣的。」如此可把負面特質轉變成正面特質。懂得欣賞孩子並常說祝福的話,是父母的重要任務,孩子才會因此變得更自信、更有自尊。 (摘自《讓管教Q起來》第2課 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更多專題文 >> 請點【我也想聽你說】 相關文章 一位資深母親給家長的忠告: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04/22/2024 尚無留言 上帝說:你可以向祂「訂購」一位十全十美的孩子,那麼,你會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閱讀更多 → 學習同理心 08/12/2020 尚無留言 在表達同理心時,父母不僅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表情與肢體,還要專注以示真誠,並且運用「積極聆聽」的技巧,注意話語中的情緒,接納及肯定孩子的感受。 閱讀更多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標籤# 家庭# 教育# 胡慧玲# 讓管教Q起來 上一 文章 學習同理心 下一 文章 勝過試驗的祕訣
認識天恩 關於天恩|用閱讀搭起您與上帝的天梯讀創辦人|從一個酒紅辦公桌開始服務項目|用內容改變生命 讀者服務 客服專區|購物疑難雜症客服信箱| grace@graceph.com海外業務信箱 |sales@graceph.com小凳子會員福利隱私權政策 徵才與自薦 徵才網站|從104加入我們徵才信箱| hr@graceph.com投稿信箱| hello@graceph.com 原創信仰時事內容好書精選摘錄 免費訂閱悅讀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