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整全地認識大使命
在馬太福音廿八章19-20節,耶穌不是在頒佈一個大使命,而是一個偉大的夥伴關係,因為祂保證會與我們同行直到末了,藉此將一項重大任務轉變為一個轉化的生活模式。
在上一章,我提出了一個基礎的論點,剖析了在馬可福音十六章15節和馬太福音廿八章19-20節中的大使命,指出它包含了個人與集體(門訓列國)的授權,而且兩者相輔相成。在這兩個任命中,門訓列國的吩咐肯定令耶穌的門徒最為震驚。他們從一開始就被疑惑打擊,正如我們所讀到的:「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祂,然而還有人疑惑」(太廿八16-17)。可是就在人的軟弱如此明顯之際,耶穌選擇接近他們,向他們保證會賜下權柄,勝過(在地上)任何使他們疑惑之事。
當我們發現門徒當時有多年輕和缺乏經驗,就不會驚訝於他們的疑惑了。一般人都會假設耶穌的吩咐是給那些經驗豐富的領袖的,因此不適用於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可是若我們仔細查考,就會發現這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那群人中,沒有一個是在32歲以上的。
我能這麼說,是因為耶穌從30歲開始公開服事(參路三23),服事後三年就頒佈大使命,根據約翰記載祂去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片段,耶穌當時應該是33歲。我們也知道祂是門徒的拉比(參約一49),而門徒通常都是比他們的拉比年輕,因此可以推測使徒們的年紀從17歲以上(也許就如約翰)到30歲頭不等。
◆第一世紀的「千禧代」
用今天的語言來形容,除了約翰之外(他比其他人還要年輕),他們全部都是千禧世代。不但如此,他們當中沒有人去過海外或有講道的經驗。他們是徹底的新手,而且就在大使命頒佈之前,他們才剛從偉大的敬拜下墜到令人喪志的疑惑中。從這個如此往下坡的走勢看來,讓第一批領受大使命的人與今天的我們還挺相似的,我們對打擊人心的疑惑一點都不陌生。
耶穌為了讓我們能完成大使命,預備了資源,因此偉大的夥伴任務會是一個更好的稱呼。
面對在疑惑之中的門徒,耶穌怎麼作呢?祂沒有責罵他們,相反,祂走近他們,對付這些懷疑──祂宣告自己擁有天上所有的權柄,對那些將要被差遣去列國的門徒而言,更重要的是,耶穌也擁有在地上一切的權柄(參太廿八18)!接著,耶穌差遣他們去門訓列國,並再三地保證祂將一直同行,直到末了(20節)。
在使徒行傳一章8節,祂進一步闡釋了門徒使命的細節:「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祂吩咐門徒從所居住的城市(耶路撒冷)開始,然後到省(猶太全地)、國家(撒馬利亞),完成這個里程碑後,就繼續前行,直到地極。
我認為大使命並不是對此最好的稱呼,這樣的術語把責任完全放在我們身上。基於耶穌為我們所預備的,偉大的夥伴任務會是一個更好的稱呼: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祂的同在也會一直相隨,直到任務完成。
◆誰應被門訓?
關於完成我們的使命或夥伴任務,還有兩個問題懸而未決:如何做?何時做?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更深入去了解耶穌真正的意思。分析大使命的句子結構將會很有助益。在馬太福音廿八章19節,談到了門訓列國和為列國洗禮,我們將在稍後的篇章中討論洗禮的問題,現在讓我們先集中理解門訓的對象(即對誰做),作為解讀下文的基礎。
在這個題目上,阿根廷門多薩(Mendoza)浸信會教會La Iglesia de la Ciudad主任牧師畢羅拔牧師(Rev. Roberto Beretta)進行了非常優秀的研究與分析,令我受益良多。為了進一步明白原文和馬太福音廿八章中大使命經文的關鍵字眼,他參考了希臘文的教科書,讓我們看看這些關鍵詞彙的希臘文和英文對照表:
【隨文注】
圖表內容取自《Bible Hub》就馬太福音廿八章19節的文本分析,資料來源:http://biblehub.com/text/matthew/28-19.htm
【隨文注】
Πορευθέντες
|
poreuthentes
|
已經離開
|
ουν
|
oun
|
因此,
|
μαθητεύσατε
|
math teusate
|
門訓
|
πάντα
|
panta
|
所有
|
τα
|
Ta
|
的
|
ἔθνη
|
ethnē
|
國家
|
這圖表顯示了動詞門訓(math teusate)的直接受詞是列國(ethnes),我們可以從此得知耶穌吩咐我們去門訓的是誰。可是,許多譯本中的意思都是含糊不清的,因為我們被錯誤地教導以為「使」(make)是動詞,而門徒(disciples)是受詞,而列國(nations)是分配詞。再者,傳統上我們的焦點都在人身上,就更強化了我們對這段經文的理解:為個人進行門訓、洗禮,而將列國排除在外。可是,耶穌的指示是明確而清晰的:門訓列國,而不是門訓列國中的人。
列國總是有份於神的偉大計劃和祂在歷史上的工作裡,聖經更提及國家及列國多達589次!其實早在神對亞當、夏娃的吩咐裡,列國就已經以雛形的方式出現了:「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一28),在啟示錄廿一章24節的得救列國行伍中,他們肯定也佔一席位。
在神賜給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應許中,同樣清楚地以列國作為最終的目標:「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創十七6)「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創十八18)
在神的設計中,負責去門訓列國的工具被描述為聖潔的國度。
就以撒而言,列國也同樣是焦點所在:「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廿二18)這份重視,一直延伸到雅各身上:「神又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要生養眾多,將來有一族和多國的民從你而生,又有君王從你而出。」(創卅五11)
此外,在神的設計中,負責去門訓列國的工具被描述為一個聖潔的國度:「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換句話說,正如祂在舊約中揀選以色列國成為世上萬國的祝福,在新約也有同樣的揀選,那就是Ekkl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