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展瘋購 專區單本79折 滿1200折100

孤獨和孤單 • 靈食悅讀 • 造就類

奈吉爾和瑪格芮在英格蘭偏僻的鄉間經營一家民宿,因為實在太偏遠了,我和內人瑪蒂二度迷路才終於找到,要不是瑪蒂提議停車問路,我們大概還在繞來繞去吧。當我們終於抵達民宿,奈吉爾已在屋外等候。他的英語腔帶點貴族味,我就猜想他並非一直都住鄉下。進到屋內,瑪格芮親切地歡迎我們,我們隨著她穿過廳堂,走到房間,這一路我無法不注意到許多美麗的畫,以及奈吉爾夫婦與一些顯然是達官顯要的合照。
我那喜歡追根究柢的心被勾了起來:為什麼這對顯然出身上流階級的夫婦,會在退休年齡經營民宿?
我們是惟一的一組客人,他們邀請我們跟另一位朋友共進晚餐。談話中我問他們退休以前是做什麼的,暗自希望獲得一點線索以滿足我那蠢蠢欲動的好奇心。奈吉爾向我娓娓道來。
四十三年前他們移居香港,為英國政府工作,但不出幾年,奈吉爾就自己創業,出口滑雪服到澳洲、美國和英國的高級度假聖地。他的事業蓬勃發展,幾年後他們夫婦就進入最高級的俱樂部,出入上流社會,到各國旅遊勝地度假。後來,就在他們準備要退休時,經濟衰退的浪潮橫掃英美,重挫他的事業,有一家積欠奈吉爾公司九百萬美元的廠商破產倒閉,其他廠商也紛紛步上後塵,都付不出錢。他被迫關閉公司,幾乎孑然一身,夫妻倆收拾行囊,搭貨船回到英國,就在結束公司二十七天之後。
曾經滿足和支撐、給他們安全感的東西,都蒸發不見了。
奈吉爾和瑪格芮面臨人生最強耗損力的威脅孤獨。我們都曾面臨那種孤獨的威脅,被侵襲最猛烈的時候,腳底下所有支撐物都被踢掉,現實迎面撲來,我們只有赤手抵擋。
但不一定是失去才讓內心的空虛擴大,使我們飽受孤單的騷擾。在美國俄亥俄州有一男子中彩券獲得七百五十萬美金,原本他的年薪是一萬四千元,等於立刻上漲成將近三十萬元年薪。他花了十七萬給自己蓋了一棟豪宅,卻找不到他所預期的滿足。事實上,報導引述他的話,他的人生變成「活地獄」,因為大家都來跟他要錢。中獎幾年後,他親手放火把房子燒了,警察獲報趕到現場,以縱火罪將他逮捕,他還請警察把警車移開,免得擋到他觀賞火燒屋的全景。這人幸運中獎後,以為從此心滿意足,豈料反倒遭殃。再多錢也填不滿空虛,最後還是一樣孤單寂寞。
 
孤單寂寞
 
當我們在功能上切斷了所有能真正給我們滿足、支持和穩妥的存在核心,一旦失掉這個連結,我們就感到孤單,也就是感覺不到神的同在、能力和一切資源。我們跟人比較,拿各種東西作依靠,但在夜深人靜時捫心自問,還是覺得空虛。
 
當我們在功能上切斷了所有能真正給我們滿足、支持和穩妥的存在核心,一旦失掉這個連結,我們就感到孤單。
 
為免我們誤以為只有那些不敬神的人才有這個問題,不妨看看許多自稱基督徒的人吧,很容易就發現其實我們多半對自己的生活也不滿足。一碰到危機,我們跟非信徒一樣措手不及,我們一樣傾向於把世上的享樂和財富當作滿足與支持的源頭。當我們受挫逢低谷,有時也會充滿負面思想,怨天尤人、悲觀失望,跟隔壁老王沒兩樣。
許多人外表一副模範基督徒的樣子,但實際生活所反映的卻不是真正倚靠神,而是靠別人、靠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不時起貪念,又常嫉妒別人物質生活比我們優渥。假如神是我們獲得滿足和支持的最大來源,那麼反映在我們生活上的就是:有神就知足,而且能夠和物質生活優渥或一帆風順的人一同歡喜快樂。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不靠那些來獲得滿足。事實上,當神選擇以美物賜福給我們,我們會更加感恩。面對人生各樣處境,我們不會憑本能去反應和回應,而是會祈求神賜下智慧、指引前路。即使在失去和受苦之中,仍能靠祂得滿足,忠心信靠祂。我們可以在失去錢財、朋友、親人,甚至失去健康時,信心仍不動搖,因為儘管我們樂於享受那一切特權,但絕對不會把那些當作滿足的終極源頭。
假如我們不與神連結,也不以祂為最大的滿足,那麼當父母離婚,我們就會被寂寞蹂躪。當配偶離去,當事業挫敗,當子女不聽勸、背棄我們珍視的價值觀,當一生最重要、最大的夢想破滅,當婚姻、友情或事業不如想像中美好順遂,當健康突然衰敗下來,當飛黃騰達也不能滿足我們,當變老了、人生沒剩多少價值,這時,空虛感就會在心中揮之不去,再回顧忙碌甚至繁華的一生,也覺得沒多大意義。
孤單就是被最愛的人拒絕後的失望感,就是當我們覺得被邊緣化,在我們所重視的團體或網絡裡被排擠時的寂寞。孤單是一種很深的挫折感,面對患難卻沒有答案,碰到重大問題卻沒有解決辦法。孤單是當我們失敗而且沒有人了解或關心,或是當我們遭遇重大損失而周圍的人全都照樣過他們的日子,彷彿沒有事發生。
當一個人未能與無論遭遇何事都能給予滿足、支持和穩妥的源頭培養深入的關係,結果就是孤單寂寞。
孤單寂寞會使我們怨天尤人,像把我們掏空似的,使我們的人生觀丕變。當領悟到我們存在的核心其實是孤獨的,人生就變得平淡乏味,像例行公事,過一天算一天,必須靠立即的滿足,來趕走那無意義感和無目的感。當我們內心深處被烙上失望和絕望,那就是孤單的進階版,會使我們整個人籠罩在怨天尤人的悲觀烏雲下,只剩下一種反應:「誰在乎呢?……管它!無所謂啦!」它給我們靈性致命的一擊,吹熄我們的靈性之光,使人生之帆因無風而停滯不前。
雖然我不是老水手,但航海經驗已足夠讓我知曉在海上有兩種最不願見到的問題:因無風而停駛,或因風暴而漂流。前者是因風力不足以推動船隻前進;後者則是因風力大到你的帆頂不住,不得不把帆收起,隨風漂流了。
生命沒有來自神的奇妙激動就像無風的帆,當悲劇打擊我們,我們就鼓不起自信和安全感,無法穿越風暴繼續航行。這就是在功能上切斷了與支持源頭的連結,使我們漂流在乏味和失控之間,來來回回,但最終我們不是落在乏味人生這一端,就是落到失控的那一端。

超越寂寞


孤獨不同於我們渴求的獨處時間,卻比寂寞更有意義。獨處是許多人羨慕的經驗,對匆忙迷惘的人生有療癒的作用,能幫助我們跟自己、跟我們的價值觀和優先順序連線。每個作母親的都知道時間的寶貴當她終於獨處時,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鐘都值得珍惜。
基督經常遠離眾人以尋求靈裡更新,在悲傷時尋得安慰,或暫時脫離群眾的擁擠和繁重的服事,獲得片刻的休息。基督在世為人時最動人的一刻,是祂聽到施洗約翰被斬首之後就退到一個僻靜的地方。約翰是基督的表哥,但更重要的,他是因為宣告基督來臨而殉道的。馬太福音告訴我們,當這個殘酷的消息傳來,耶穌痛失親人之餘,「……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馬太福音十四章13節)。但祂的獨處被尾隨而至的群眾打斷,於是祂上了岸後,就服事眾人,治病,還餵飽五千人!經文接著說,祂吩咐門徒先上船渡到那邊去,等祂叫眾人散開,「散了眾人以後,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裡」(23節)。祂就是在獨處的時間處理悲傷,重振決心,再投入下一階段的生活與事奉。
我是一個人際導向的人,無可救藥而且樂此不疲。然而,跟許多人見面談話忙碌一天下來,終於坐上車返家,卻是我一整天最愉快的時光,獨自一人,只管我自己,愛聽哪個電臺就聽哪個。但是若長久與世隔絕,就會感到寂寞漸漸漫溢過來。
寂寞來襲時往往夾雜著排斥感、不安全感、懷疑自我和自憐自艾。然而寂寞只是孤單的皮毛而已,一般來講,寂寞的意思是沒有人跟我在一起,我被隔絕而無法與重要他人連結。寂寞就是:有三個朋友漂流到孤島上,碰到一個精靈,答應給他們每人一個願望。有一個說他希望回家,回到他在波士頓的仲介公司上班,另一位則希望回到芝加哥跟家人團聚,剎那間兩人都不見了。剩下的一個人看看周圍,就說:「這裡太寂寞了,我希望我那兩個朋友回來陪我。」
寂寞是外在的,要療癒寂寞就改變環境,深耕友誼,重拾關係,或跟關係破裂的人和好,這樣就能治好寂寞。
孤獨是內在的,是靈魂、心靈和意念的狀態。你可以跟一群好友在一起,他們陪伴你不寂寞,但在你靈深處仍感到孤獨。大眾神祕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說我們的文化充斥著孤單寂寞,他的結論下得好:
 
孤獨是內在的,是靈魂、心靈和意念的狀態。
 
你也許淹沒在群眾之中,可卻非常寂寞;你也許很積極主動,但寂寞仍悄悄浸漫你;把書放下,寂寞就盯著你。鬧劇和飲宴趕不走寂寞;縱使逃得了一時,但是當笑聲止息,酒力過去,對寂寞的恐懼又襲上心頭。也許你志向遠大而且飛黃騰達,也許你大權在握,也許你學富五車,也許你在冗長的禮拜儀式中達到忘我境界,就算你一直那樣下去,寂寞仍在心底隱隱作痛……
 
對這個確實存在靈魂深處的孤獨感,聖經有一個大膽的無條件聲明,希望你豎耳聆聽,就像接受有生以來最重要的忠告一樣。你必須抗拒的一個誘惑是,用虔誠的思想和靈意化的天馬行空來美化它。當你聽到這個聲明時,請你放下本書,停佇思考這個改變生命、寬廣又深刻的真理。
這個真理就是:惟獨神跟我們作伴,才能把那個孤獨感驅散到黑暗裡去。
不要往下讀,除非你打算全身心接受和實踐這真理。其含義是激進而徹底的,應用起來是會改變生命的甚至會威脅生命。
 
(本文摘自《倚靠的人生》,天恩出版)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Your Order

  • 彌賽亞的腳蹤(上冊) 【書緣有黃斑,不影響內文閱讀】
    1
    NT$500 NT$330

小計: NT$330

查看購物車結帳

1
 
還沒有註冊嗎?

註冊首購

滿500再折3%  滿988以上折5%

滿500元購物車享折扣、限天恩本版代理品項
用 閱 讀 搭 起 您 與 上 帝 的 天 梯